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南方集中供暖需要考虑多元成本

(2013-01-19 15:33:22)
标签:

杂谈

分类: 夏说八道

据报道,今年冬天是28年来最冷的一个冬天,因此,南方要不要集中供暖,又成为一个争议的话题。

反对者的主要依据有两个,一是南方气温高,不需要集中供暖;二是南方集中供暖造成能源浪费,增加环境压力。

其实这两个理由都不算太充分。

说南方气温高,具体指的是哪个南方呢?地理上,我们一直以秦淮一线为南北分界线的,而计划经济时代集中供暖的线,大约是秦岭陇海线为南北分界。那么,广大长江中下游地区是地地道道的南方,但是,这个南方的气温到底如何?我们以武汉为例,武汉夏天是出了名的热,但冬天却也是出了名的冷,说是这么说,其实长江中下游地区都差不多的。

看看武汉市建国以来的冬天极端气温:1954年12月25日至1月4日,连续降雨、雪11天,累计降水量达75.4毫米,积雪达32厘米,连续19天的日平均气温低于0℃,最低气温为-14.6℃。

1969年1月28日至2月2日出现强寒潮、大雪、冰冻,1月29日降雪17.8毫米,31日日平均气温-11.3℃,最低气温-17.3℃,积雪长达13天,最大积雪深度12厘米。

1977年1月25日至30日,我市最低气温达-18.1℃,是百年气象最低值,全市河湖全部结冰。

1984年1月14日至18日连续大雪,武汉最低气温达-13℃,北风6、7级。

再后来,1993年和2008年的冬天,可能很多人还有印象。 可见,长江中下游的冬天并不是很多人想象中的温暖。有人说,现在不是全球变暖了吗。事实上,全球变暖的议题一直有争议,从历史气候上看,现在不是最热的,当然也不是最冷的,而且,近三年来,全球平均气温一直在下降,是否持续变暖,并不能预知。

至于南方集中供暖加大碳排放,这引起很多人的支持。 但是,是分散供暖浪费还是集中供暖浪费呢?各有各的数据。我倾向于支持集中供暖节约能源。

有一组数据。上海、江苏、安徽、浙江等地的采暖电耗从1996年的不到1亿度已经飙升到2010年的390亿度,而且仍在不断飚高。也就是说,分散供暖耗电量惊人。

而集中供暖就好得多。从现在集中供暖的经验看,大家倾向于利用电厂、厂矿企业的余热,实行冷、热、电联供,正是这个办法,有利用提高能源利用率。

再看数据。柳州方面曾经测算过,每供应一吨热水,大约能节约用电量50度;每年可节约标准煤4万吨,大约相当于20个火车专列的煤;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0万吨左右。柳电公司如果烧煤只用于发电,能量转化效率只有37%,有相当大一部分的能量是白白损失掉的。而分布式能源项目建成后,可以充分利用其中的余温余热,捡回20%-30%的能量,相当于再造一个电厂。电厂燃煤能量利用率达到80%,柳电公司可以达到“生态电厂”的标准了。

从以上所述来看,集中供暖,要考虑多元成本。算经济账,也要算环保账,集中供暖不仅能降低家庭的生活成本,也能降低环境成本。

同时也要考虑社会效益,这是个社会成本的问题。集中供暖,让人们过好冬天,就武汉市而言,有利于提高人们生活的满意度、幸福度,使武汉更宜居,城市形象有更大的改善,软环境也大大提高,也有利于提高武汉市的综合竞争力。

因此,集中供暖,会造成多赢的局面,应该提倡。

那么如何实现集中供暖?主要是实现供暖技术的创新,加强上述冷、热、电联供模式探索和发展,不断开拓余热资源,现在城市垃圾成为一大环境问题,那么垃圾焚烧发电不仅可以解决环境问题,也可能给城市提供热力资源。

同时,还可考虑风、电等新兴清洁能源,地源热泵系统等新的供暖方式。据报道,南昌某小区利用浅层地热资源实现了集中供暖,全天24小时为居民供暖。这个冬天以来,为期近两个月的供暖,按每平方米5元收取暖费,每家仅支出420.40元。而且,北京国家大剧院和奥运村、上海世博会等标志性工程都使用了地源热泵系统,也对此技术提供了借鉴的经验,不妨加大推广力度。

总之,南方的集中供暖,不可能也没有必要采取北方那种集中供暖的模式,而是应该因地制宜地充分考虑资源节省、环境保护以及社会民生,逐步实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