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汉口人平时吃什么肉?
(2012-12-12 09:09:21)
标签:
杂谈 |
分类: 夏说八道 |
现在中国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了,想想三十年前,中国人餐桌可没现在丰富呢,那时大多以蔬菜、素食为主。不过,三十年河东三古年河西,当下“富裕”的中国人开始怀念粗茶淡饭了,据说是为了健康饮食的缘故。
中国人的观念,吃得好是生活好的表现,比如战国那位食客就感叹“食无鱼”,孔夫子也用“三月不知肉味”某种价值,而也孟子直接了当地把“七十者可以食肉矣”当成了政治理想。以前中国人讲摆场,说什么“鸡鸭鱼肉”什么的,这四样是大概是主要肉源来源,肉专指猪肉;那牛肉呢,牛是重要的生产资料,政府有规定,不能随便褪色的,奇怪的是没有羊,可能与汉民族的饮食习惯有关。
“鸡鸭鱼肉”,猪肉排老四,可见地位不高,其原因就在于“常见”,庄户人家哪家不养个猪鸡什么的呢,自己舍不得吃,也可以换些钱来用。
近代以来,中国城市化的速度加快,开始出现一批的中心城市。汉口即是一例。那么汉口平时吃什么肉最多呢。
1929年的汉口特别市政府编的《新汉口》杂志第4期上专门有过介绍。
根据“食肉检查所”的月报,老汉口人吃得最多的,仍然是猪肉;每个月的宰杀量在两三万头以上。其次是牛肉,每月宰杀2500头以上。羊肉最少,每月不过百余头。
而当时的上海则不一样,猪肉的地位低了不少。据当时的报道,虽然汉口、上海公共租界人口均超过80万,上海全年的猪肉消费量,尚不及汉口平均每月消费量的一半!!!上海消费最多的肉食是牛羊肉。
《新汉口》的编辑对此差异大感兴趣。他们认为这与中国人的习惯以及汉口地处内陆平原有关;而上海则是外国人多,中国人更受外国饮食习惯的影响。
其实吧,《新汉口》的编辑未免想得太多了点儿,上海人其实也喜欢吃猪肉的。拿到整个汉口与上海公共租界比,这算是没有可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