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夏小米V
夏小米V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1,498
  • 关注人气:63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微校史##华中科技大学#【校园规划】

(2012-09-25 12:00:10)
标签:

杂谈

分类: 迷眼看史
当时中南教育部规定,1953年先行建华中机械学院和中南动力学院,54年建中南水利学院。在总体布局上,北起喻家山,南到武冶公路(今珞喻路),为机院和动院;武冶公路南为水院。以武冶公路边的毛店(今南二门对面)起,北至喻家山上山道扩建一条大道作为一条商业街(即今南二门进校道路,一度欲命名迎宾大道,自建校起即为进出华工主干道),为三校的公共生活供应区,此路东为机院,西部为动院。后因动院停办,中南水利学院改名武汉水利学院(后改武汉水利电力学院、武汉水利电力大学,今武汉大学工学部)移建东湖,华中工学院遂一家独居喻家山。为保证建校工程的顺利进行,中南教育部调集了武汉大学的王寿康教授、湖南大学的柳士英教授,华南工学院的夏昌世教授、陈伯齐教授、南昌大学的黄学诗教授等一批有名望的建筑工程专家参加规划设计工作。3月7日,张培刚等带《建校工程计划任务书(草案)》和校区平面布置初步方案赴京汇报得到中央高等教育部马叙伦部长的首肯,不久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正式批准。对校区平面布置的初步方案,高教部苏联专家组对原设计方案作了一些修改。在保留原方案中校区东部为华中工学院、西部为中南动力学院,武冶公路以南为中南水利学院的“品”字型大格局的前提下,校园布局采取呈棋盘式铺展方式进行设计,按功能需要划分教学区、学生生活区和教工住宅区。每片功能区都有自己的林带,功能区的接合部又有韵致各异的绿地,力求达到教学区的典雅、生活区的恬静。当时国家拨给的基建投资经费为1,326亿元(相当币制改革后的人民币1,326万元),第一期工程建筑面积为81,400平方米,是当时中南地区最大的建设工程,施工任务由中南第二建筑工程公司(即现在“第一冶金建设工程公司”的前身)承担,参加工地的施工队伍有万人。1953年9月11日举行开工典礼,1954年5月,第一期工程全部竣工。8月,南昌、长沙、广西三个分部全部集中到喻家山新校址上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