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美
(2011-12-06 22:13:01)
标签:
杂谈 |
分类: 兴之所至 |
扬美古镇应该不太出名。
就是因为去南宁,才知道他的存在。当地政府大约曾经想趁着古镇旅游热来发展这里,但没有成功,镇上修了很多商亭,但大多破败,且无人值守,可见一斑。
我是在雨中去的扬美。
一大早,暴雨已过,从朝阳广场的住处,打车到华强路198号,这里原是交通局的大院,现在有专线的旅游车到镇上。早上八点半第一班开车,然后一个小时一班。镇最后一班回南宁的车大约是4点20。票价10元。听说最好的路线是乘船去,可以看一路上的风景。可惜,由于客源太少,速度又慢,已经停开了。
华强路离朝阳广场不远,步行也就20分钟左右,离火车站更近。从火车站出来,就是中华路,向西过两个路口,就是华强路了,华强路198号就在华强路与中华路的交叉口不远。步行也就10分钟。如果不是下雨,本打算步行过去的。
头班车在雨中出发,向西一头驶进成片的甘蔗林。不料,坏在路上,只好在细雨中等第二班车过来。这样,快11点的时候,才到达街上满是牛粪的扬美。本来,只要一个半小时左右就可以到达的。
扬美镇据说兴起于宋。在车上,与当地人聊,也是如是说,我隐约有些怀疑。说兴起了宋,估计是与狄青有关。我个人认为更可能兴起于明。但没有查资料,无从佐证。
车上的老人说,镇上的姓氏,以梁、杨诸姓为多,但车上也有人反对。问起族谱之类,据说仍在。老人说,镇上都是汉族,而四周都是少数民族。比如,四周都用水牛,而镇上唯有黄牛。后来,有当地民族嫁进来,才不单是汉族。当然,扬美古镇是汉族的聚居点是无疑的。镇上有孔庙,有菩萨庙,还有村约民规,都是汉族移民带来的。
当地传说,镇上移民来自山东白马县,不知何据,但山东无白马县,这个传说背后不知隐藏着什么玄机。但我更倾向于认为,镇上汉民来自广东。扬美古镇位于左江下游,右江在不远处汇合,形成邕江,交通极为便利。广东汉人溯西江而上,经梧州而至南宁,这当是较为便利的路线。这从当地人的长相和姓名也可以明辨出来。但是,当地的语言不是白话,也不是客家话,却是平话。同样有些难以理解。正是便利的交通和汉文化的先进,保证了扬美的繁荣。然而近代以来,随着铁路和公路的开通,水运运输衰落,扬美昔日的地位就不保了。而是转移到了东面不远处铁路经过的江西镇。扬美镇也就变成了扬美村。
但扬美繁荣的影子还在,比如码头,孔庙,大宅院和历史名人,以及大片的明清建筑。镇上除了人文历史景观,还有自然风光,河岸的断崖,当然离镇上远了些,要乘船过去。据当地人说,左江对岸的沙滩很美,但都采挖已尽了。
来扬美的人并不多。
与我同车的,大多是当地人。旅游的,也不过三五人而已。所以,当地人见了生人,大都瞪大眼睛看。让人很不自在。
到了南宁,扬美可去可不去。但乘班车,行驶上乡间公路上,满眼的甘蔗林,倒是另有一种趣味。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