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子”与自由
(2011-07-10 21:29:24)
标签:
杂谈 |
分类: 夏说八道 |
中国是需要圈子的。每个人必须身处各种圈子中。
你不仅不能站错队,如果无队可站,那就更糟了,彻底孤立,几乎不能自存。
这是中国文化的“集体本位”决定的,没有办法,人缺乏必要的独立性。外国人一个人很自在,尊重个体,个体的自由和自适,这是自由基础;中国人就不行,必须得抱团。这也正是中国鲜有自由派的原因,反而生出很多柿油派来。
我其实是想说王功权这事儿。如果没有他私奔的这事儿,如果他私奔了他的圈子不大声叫好,成为一“公共事件”,压根就不知王功权是何许人也。圈子不同。
私奔就私奔好了,这是个体的自由;后来又回家了,这也是别人的私事,干涉不得。但经南方系一报,原先的评论就又浮现出来。当然,大声叫好的说敢做敢为什么的人很多;当然也有人批评。圈内人就不干了,说不能用道德压人。这话也对。但有些圈内人的理由是,你们平时一个一个道德不咋地,到了这时候突然在网上高尚起来了云云。我看这话不对。就算我失德,是不是我就没有批评的权利呢?我不会写小说,但你写了我点评点评,这叫“文艺批评”。有没有说服力,不是基于批评者的角度,而是从道理的角度。
不让说道德也可以,我说契约可以吧。结婚那个证不就是一契约吗。要不要履行契约,要不要契约精神?圈内人又说,只要有感情,还顾什么契约。
好吧,话至此,就无话可说了。只要我挺王功权这个人,什么理由都可以想出来。这是典型的立场优先。那社会上还需要不需要共同的价值观或曰“底线”?总不能说老王的时候一套标准,说老李又是一套标准吧。
所以说,对于圈子,一不要封闭,自说自话,而且自我感觉良好,这不利于思想的发展;第二,即使进入了某个圈子,也得保持相当的独立性,而不能蜕化为具体圈子的辩护者。
个体的独立,是自由的重要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