浔阳楼·锁江楼塔·琵琶亭

浔阳楼·锁江楼塔·琵琶亭
公元2023年10月23日,我们告别赣江来到了九江。
熟知九江还是1980年代初,那时国家要修建北京到九江的铁路,当时这是件大事,人们都在议论,我顺便也知道了九江这个地方。后来,又听说京九铁路要延伸到香港九龙,便有了“大京九”“小京九”的说法。我们去庐山就是走京九线先到的九江。游览九江是回京前的最后活动。
九江滨临长江。瞻仰大江风采是第一要务。这不是第一次面对浩浩荡荡的大江流水,但每次与大江面对面的时候,都被大江的万千气象所震撼!只感觉天下的文人骚客对它的描绘不及其万分之一,任何语言在滔滔大江面前都是苍白的。拍摄了若干张大江的照片,也只是摄取江中滴水而已。权作纪念。

来九江知道了九江在大宋时期叫江州;又知道了长江在这个地方还称浔阳江。有浔阳江故有浔阳楼,它和锁江楼塔、琵琶亭是九江当下著名的旅游景点。这三处现代仿古建筑都在沿江南岸一线,浔阳楼最西,中间是锁江楼塔,过了九江长江大桥就是琵琶亭,相距不远。
唐代时,浔阳楼本是江州的一座临江城楼,唐代诗人韦应物、白居易二人诗中曾有所提及,此后再不见文人笔墨。是明代出版的《水浒传》把它虚构成了酒楼,又让第一主人公宋江在此酒醉题诗说些了昏话,让小人告了密,演变成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大戏,浔阳楼在此回目中成为第二主角儿,名声大噪天下知。
后人将小说家言化虚为实,打造出现代浔阳楼,游人在此登高倚栏“遐迩流观”古今思怀。
浔阳楼坐北朝南,北临大江,南为通衢。正门前空地狭小,拍照取景困难。进门20元(老人免),楼内布展多有《水浒传》痕迹。如门前楹联:“世间无比酒;天下有名楼。”便是书中所有。书中以宋江的眼睛描画“名楼”,文字虽是套路货也抄录如下。
雕檐映日,画栋飞云。碧阑杆干低接轩窗,翠帘幕高悬户牗。消磨醉眼,倚青天万迭云山;勾惹吟魂,翻瑞雪一江烟水。白苹渡口,时闻渔夫鸣榔;红蓼滩头,每见钓翁击楫。楼畔绿槐啼野鸟,门前翠柳击花骢。
彼一时,此一时。那一座楼有田野风光,这一座楼则在闹市。倘若及时雨宋公明在世见到当今浔阳楼,是否也会叫一声:端得一座好酒楼!

在浔阳楼东侧一家餐馆品尝“味道好极了”的长江鳜鱼后,街上已是灯火通明。时间还不晚,我们没有回住处,而是沿长江大堤东行,继续游览大江夜色。
锁江楼塔景点内是一楼一塔。两座建筑物的历史可推前到明代,现在呈现眼前的楼塔都是1980年代修葺完成。以锁江命名,意为要江水驯服不要为害百姓。来到此处自然想到那场牵动无数人心的特大水灾。一位“的哥”恰是当年参与抢险的战士,讲述了当时的情景,这多年过去,听他一讲仍让人惊心动魄。“的哥”还建议我们去看看当年决堤处,那里现在修建了纪念碑,但我们的时间不够未能前去瞻仰。因为第二天我们就要回家,锁江楼塔未能白天再来,故保留照片全是夜观景象。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这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琵琶行》诗作的开篇句,不朽诗篇造就了琵琶亭。据说琵琶亭从唐代就有了,一千多年来自然也是死去活来,现在的琵琶亭则是1980年代的产物。琵琶亭在《水浒传》中也出现过。那是宋江被发配到江州来不久结识了戴宗与李逵,三人要吃酒,书中表,“戴宗道:‘前面靠江有那琵琶亭酒馆,是唐朝白乐天古迹。’……”琵琶亭上喝酒,上演了一出浪里白条张顺,在浔阳江里与黑旋风李逵不打不相识的精彩戏码。
我们看到了晚间的琵琶亭,觉得不甚尽兴,第二天一早就又抓紧时间专门跑了一趟琵琶亭。现在的琵琶亭不是酒馆,而是《琵琶行》主题公园。公园为开放式,上亭则须交20元,老人免费。
下午我们离开了九江,结束了江西之旅。
2023年11月20日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