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天宁寺·天宁寺重修碑记

标签:
杂谈 |
寺以天宁名,天下甚夥,京城也有寺名天宁,其址在广安门外北、护城河西岸。居京城多年早知其名,少时来往路过见宝塔矗立在灰色平房丛中,虽稍显破败但仍觉高耸入云。年纪见长,城市易容,周边高楼林立,再加之一真正高耸入云大烟筒在旁边站立,顿觉宝塔缩身。时下俗语云: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非塔缩身实是参照物转移。
今冬,木叶飘零时第一次来天宁寺院落,是为瞻观浮屠雄姿。仰观千年宝塔,虽几经修葺,风雨侵蚀痕迹仍然触目。塔为八面,面面有砖雕,这些砖雕被时光磨损,有的已经看不出是什么了,但从残的雕像中仍能看出彼时工匠手艺之精湛,令人击节赞叹。
重修天宁寺碑记
天宁寺始建于唐,初名天王寺,明宣德十年易今名。正统十年再易广善戒坛嗣后乃复名天宁至今。《日下旧闻考》《顺天府志》诸书以魏孝文帝造光林寺,隋改名弘业寺者混谈,天王天宁遗谬数百年,二寺非一,今予正名。辽天祚帝天庆九年皇叔耶律淳奉旨起建密檐十三级八面舍利宝塔,塔刹露盘相轮鎏金火珠美轮美奂。乾隆重修塔刹无存,遂改砖砌宝顶。塔之八面主尊:南面大日如来五智冠智拳印;西面阿弥陀佛禅定印,左右侍观世音大势至;东面药师佛右手触地印左手施愿印,日光月光待左右;东南西南普贤文殊;东北西北像毁难辨。此圆觉道场也。背面主尊乃准提观音像多毁损重塑无日,惜哉。塔檐挂铃乃取华严经摩尼铃网演法音,令其闻者趋佛智义。天宁塔铃约二千九百二十余枚号三千四百。有风撼三千四百铃恨无梯级上青冥。句今仅余百。寺经千载屡有废兴,元末寺毁塔存,明永乐重建,清顺治十七年,乾隆二十一年、四十七年,中华民国二十六年重修。辽塔名列全国重点文物。一九九一年政府专款修葺塔基角樑椽飞檐瓦宝顶。数十年来僧众星散,寺为工厂民居占用,二十世纪末天宁寺仅残存山门殿、东西配殿、接引佛殿、舍利塔。世纪之交比丘尼法恩受政府及北京市佛教协会委托重兴天宁寺。法恩法师俗姓刘,北京人,依止澍培上人出家,后为传印大德法子,法师誓发宏愿重光道场,殚心竭虑众废倶兴,二千零四年荒败诸殿及塔基圆满修葺。接引殿原阿弥陀佛古铜立像毁于文革,今以金丝楠木仿雕,宝相庄严万人瞻拜。二千零七年七月七日殊朦开光,徒侣云萃旦夕修奉。二千一零年法恩等十方净资八百余万抱病重建钟鼓楼、伽蓝殿、祖师殿、客堂斋堂僧尞等,经一年了毕。塔北建万佛阁,中立十五米准提观音铜像并再挂三千风铃皆指日可待。斯文既成乃为颂曰:千年道场 巍巍浮屠 盛世中兴
三宝永驻 法乳承恩 千慧万福 承平世界 十方正肃。
二千一一年秋 住持法恩携全体僧众立石
胡轶坤敬书
(原文为繁体字亦无标点)
山门、塔、塔前为接引殿和重修碑记
2023年11月29日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