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孙悟空的谋

(2010-06-04 00:02:57)
标签:

哲理

宗教

通关文牒

六耳狝猴

孙悟空

十万八千里

文化

分类: 游文意:独品西游

  
     
     每一个计都是为谋铺垫的,所谓计谋就是用计划来谋取的。

     孙悟空用假亲脱网之计在通关文牒留了名,他要谋取什么呢?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通关文牒。

     唐僧去取经是唐王李世民指派的,李世民给了唐僧一份通关文牒。牒云:【切惟朕以凉德,嗣续丕基,事神治民,临深履薄,朝夕是惴。前者,失救泾河老龙,获谴于我皇皇后帝,三魂七魄,倏忽阴司,已作无常之客。因有阳寿未绝,感冥君放送回生,广陈善会,修建度亡道

场。感蒙救苦观世音菩萨,金身出现,指示西方有佛有经,可度幽亡,超脱孤魂。特着法师玄奘,远历千山,询求经偈。倘到西邦诸国,不灭善缘,照牒放行。须至牒者。大唐贞观一十三年,秋吉日,御前文牒。(上有大唐皇帝宝印九颗”)】

     从表面上看,通关文牒就是一份特别通行证。文牒上写的很清楚:倘过西邦诸国,不灭善缘,照牒放行。西邦诸国做到放行就可以了。

     其实呢?没有这么简单的!唐僧从见到第一个国王起,都是这样做的:《西游记》第二十九回,三藏对宝象国国王道:“小僧是唐朝释子,承我天子敕旨,前往西方取经。原领有文牒,到陛下上国,理合倒换。故此不识进退,惊动龙颜。国王见了文牒,取本国玉宝,用了花押,

递与三藏。

    唐僧用理合倒换,让各国宝印留在了文牒上。

    如果文牒的作用只是通行证的话,唐僧的理合倒换就有点多余,你能过就过,过不了你再秀下本子,就像电视上放的,秀下本子说:我是警察不就完了吗?何必要跑去见国王?礼节繁多,浪费功夫。

    那么唐僧为什么要去舍简取繁?他究竟想怎样啊究竟?

    这事嘛;还要从观音说起。观音菩萨指示西方有大乘教法时,曾留下一张简帖,上有几句颂子,颂曰:礼上大唐君,西方有妙文。程途十万八千里,大乘进殷勤。此经回上国,能超鬼出群。若有肯去者,求正果金身。

    观音菩萨的这张简帖就是一份合约。只要有人来求正(取经),来的人得金身正果,李世民得大乘教法。至于取经是谁?有多少人?没有规定。当然条件是有的,条件是取经人要走十万八千里嘛。

    李世民决定唐僧为取经人后,在通关文牒上留了唐僧的大名。唐僧得到了取经人的证明。接下来要做的,就是证明自己走了十万八千里!

证明得了,合约生效。
   
    怎样证明?那就是理合倒换关文,让各国宝印留在了文牒上。唐僧让各国国王来证明,证明自己的十万八千里是走过来的。这份文牒不仅
是通行证,更是一份证明!有文牒得经果金身。没有就不好说了!

   
    我们再来看看孙悟空他们。

    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小白龙加入取经时,观音菩萨是这样许诺的。

    对孙悟空许诺:我到了东土大唐国寻一个取经的人来,教他救你。你可跟他做个徒弟,秉教伽持,入我佛门,再修正果。

    对猪八戒许诺:人有善愿,天必从之。汝若肯归依正果,自有养身之处。

    对沙僧的许诺:我今领了佛旨,上东土寻取经人。你何不入我门来,皈依善果,跟那取经人做个徒弟,上西天拜佛求经?我教飞剑不来穿你。那时节功成免罪,复你本职。

    对沙小白龙许诺:你须用心了还业障,功成后,超越凡龙,还你个金身正果。

    观音菩萨许诺的是:一个再修正果,一个自有养身之处,一个复你本职,一个还你个金身正果。菩萨给他们的许诺中,除了小白龙没有一个能成正果!他们到达灵山会不会成正果呢?没人知道!也许会,也许不会。对于佛祖来说,不能乱封的,要做到没有异议。就像玉帝封齐天

大圣一样,齐天大圣只是个头衔,没有俸禄的。

    因此要想成正果,通关文牒上能不能留名是个关键!留了名孙悟空就和唐僧一样,也得到了取经人的证明。按观音菩萨的合约,孙悟空三兄弟得正果了。孙悟空用了假亲脱网之计,谋取了正果。

     通关文牒重要吗?非常重要!头可断,血可流,本本不能丢。然而如此重要的文牒,却出现了问题!

   
    《西游记》第五十七回,六耳猕猴抢走唐僧的行李,回到花果山,高坐石台之上,双手扯着一张纸,朗朗的念道——【东土大唐王皇帝李
,驾前敕命御弟圣僧陈玄奘法师,上西方天竺国娑婆灵山大雷音寺专拜如来佛祖求经。朕因促病侵身,魂游地府,幸有阳数臻长,感冥君放送回生,广陈善会,修建度亡道场。盛蒙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金身出现,指示西方有佛有经,可度幽亡超脱,特着法师玄奘,远历千山,询求经偈。倘过西邦诸国,不灭善缘,照牒施行。大唐贞观一十三年秋吉日御前文牒。自别大国以来,经度诸邦,中途收得大徒弟孙悟空行者,二徒弟猪悟能八戒,三徒弟沙悟净和尚。】

    现在我们把通关文牒分开,唐僧的原本称作A文牒。六耳猕猴念的称作B文牒。

    从牒意来看,A文牒和B文牒的意思是一样的,但是文本有区别。而且A文牒比B文牒多了很重要的四个字,就是“须至牒者”。

    “须至什么者”是旧时公文里的结束用语。比方说朱紫国的榜文上,结束时用的是“须至榜者”。凤仙郡的榜文上也一样,结束时用的也是“须至榜者”。它的大概意思是:必须按照牒(榜)意。以现代话来说是:以此为证。作为公文来说,这是必要的。
   
    既然B文牒上没有“须至牒者”四个字,同时和A文牒的文本也有区别,很显然六耳猕猴抢回来的根本不是通关文牒!他抢回来的这张纸,
不过是通关文牒的手抄本而已。或者说是假文牒而已。

    现在奇了怪了,真的通关文牒去了哪里呢?

  
    在六耳猕猴之前,通关文牒出现在女儿国,女王盖了大印,这时的通关文牒是真的。在六耳猕猴之后,通关文牒出现在祭赛国,国王盖了
大印,这时的通关文牒也是真的。在这段期间有一个关键的人物,他就是孙悟空。

    女儿国时,孙悟空没有离开,通关文牒是真的。六耳猕猴时,孙悟空离开了,通关文牒是假的。祭赛国时,孙悟空回来了,通关文牒又是真的。孙悟空在,通关文牒真。孙悟空不在,通关文牒假。这说明呢?说明:真的通关文牒在孙悟空手里。

    现在又奇了怪了,奇怪什么呢?通关文牒因为非常重要,由孙悟空带着这并不奇怪。奇怪的是孙悟空在通关文牒留了名,等于是得了正果。为什么孙悟空要打死强盗,逼唐僧把自己赶走呢?

 

    我们从正果着手。什么是正果?佛是正果,菩萨是正果,净坛使者是正果,金身罗汉是正果,八部天龙是正果。揭谛是正果,金刚是正果,比丘夷塞尼也是正果。是不是糊涂了呢?正果不是成佛吗?怎么连和尚尼姑也是正果?

    佛云:学佛之人,精修有得,谓之证果也。《西游记》的正果稍有不同,唐僧成佛后,正果的意思是:正果了本位。说明点是:你得到的位子。这就好比道教里的官是一样的,极品的齐天大圣是官,不入流的弼马温也是官。《西游记》里,佛的正果等于道的官。

   


    现在来捋捋:孙悟空和唐僧第一次分离,孙悟空带上了紧箍儿,孙悟空正式加入取经队伍。从这里开始孙悟空计谋着自己的成佛之路。

    孙悟空先扯住菩萨不放道:“我不去了,我不去了!西方路这等崎岖,保这个凡僧,几时得到?似这等多磨多折,老孙的性命也难全,如何成得什么功果!

    孙悟空的话很清楚了,这是有生命危险的事,没有好处谁会去啊!但是观音给不了他好处,菩萨没有封位的权利,这事佛祖说了算嘛!无奈的菩萨用三根救命毫毛,堵住了孙悟空性命也难全的借口。

    一计不成再来一计,孙悟空碰到了白骨精,三打了白骨精的孙悟空和唐僧来了第二次分离。孙悟空离开后,取经队伍寸步难行!这样一来,孙悟空的重要性无比突出。没有你孙悟空还真不行!

    当然突出重要性也要有个度,比方说我们家的管道漏水了,找了修理公司来修。前几个修理工都没修好,最后一个修理工十分钟就搞定了。你会怎么想?你会想这个技术好,前面的都是饭桶。我们很容易就忽略这件事的困难性。同时还留下两个弊端,1:工钱不好拿。2:公司里

不好混。这个就是突出重要性过度了!

    而孙悟空把这个度就把握的很准,回归后的孙悟空和取经路上的妖魔,基本都是平手。孙悟空做到了刚刚赢,这是很难得的。并且孙悟空也爱“哭”了,哭也要有哭的技巧,当一件事情看上去无能为力时,是哭的最好时机!他代表着困难性,既突出难度,也得到认可。孙悟空为

他的成佛之路恰到好处的“哭”着。

    天无绝人之路,这时女儿国国王帮了大忙,国王要和唐僧成亲!于是孙悟空将计就计,用了假亲脱网之计,在通关文牒上留了名,谋取了正果。

    正果是正果了,唐僧的是正果金身,小白龙的是金身正果,孙悟空他们也就这个样。正果金身和金身正果有什么区别?不知道!果的是什么位?也不知道!也许是罗汉!也许是使者!孙悟空不能确定,这个正果究竟正到什么果?

    因此孙悟空和唐僧来了第三次的分离。孙悟空看到强盗时他的表现是大喜,喜什么呢?喜的是机会来了。机会不但要等,也要会造。孙悟空利用强盗逼着唐僧把自己赶走,这一走孙悟空直接去找观音。

    孙悟空道:万望菩萨舍大慈悲,将《松箍儿咒》念念,褪下金箍,交还与你,放我仍往水帘洞逃生去罢!菩萨笑道:“《紧箍儿咒》,本是如来传我的。却无甚么《松箍儿咒》。”行者道:“既如此,我告辞菩萨去也。”菩萨道:“你辞我往那里去?”行者道:“我上西天,拜告如来,求念《松箍儿咒》去也。

    孙悟空的目的很清楚,我不取经了,你把金箍拿掉吧。没有孙悟空取经能成功吗?不能成功的!孙悟空离开的后果摆在那里嘛!在正常下,对付这种情况只有一个办法,要想留住人才,就得加工资。5000千不行啊,10000可以了吧。可是前面说过菩萨没有封位的权利,这事佛祖说了算嘛!菩萨只好用佛祖来压孙悟空,这可是你师父的取经计划。

    孙悟空最大的优点就是将计就计,菩萨用佛祖来压孙悟空,孙悟空反过来用佛祖来将菩萨。你做不了主,我找你的上司去。作为取经计划的总指挥很丢面子的。

    菩萨再次无奈!无奈的菩萨想了一招,你孙悟空很重要不是吗?我就打击你的重要性,菩萨动用了原版“孙悟空”六耳猕猴。,六耳猕猴真的很厉害吗?厉害到可以不强孙悟空一分,也不弱孙悟空一分吗?这是不可能的。就是同一个人也有状态好坏之分。孙悟空只是再次将计就计,利用和六耳猕猴打个平手,搞得谁也分辨不出,最后引出如来。如来会帮谁?不用说也知道,孙悟空呗!谁叫他们是师徒!结果如来给了孙悟空一个果位:汝亦坐莲台。

    坐莲台是什么概念?坐莲台最起码达到观音菩萨的果位了。对于孙悟空的上位,唐僧的受益最大,八戒沙僧二大。作为团队来说师父的果位不可能比徒弟的低是吧。八戒沙僧紧跟其后没问题吧。这才是孙悟空和唐僧三分三合的目的。对大家有利的,都要去配合,唐僧配合赶走孙悟空,沙僧配合不劝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孙悟空的计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