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书档案(577)——《未走之路》

(2025-03-28 17:33:13)
(577)《未走之路》(人民文学出版社,2016年3月北京第1版)弗罗斯特 著 曹明伦 
这书看完一段时间了,当时胸中万壑,收获良多,犹如饱餐顶到嗓子眼儿,还觉得极度不消化。于是就撂下沉淀一番,结果一再拾不起来了。读书时的感叹,目前已经很难举例表达一二,只能谈谈宏观或轮廓印象。
我想说这书翻译的干净清澈,虽然中英文不能互映,也能感觉到那种非常舒服的节奏,还有那种时而清晰时而朦胧有感的隐喻,读的时候,轻松不累,适合在家中很多个位置和一天任何一个时刻来读,我说这话,并非熬夜读过,而只是在一次失眠再难入睡时读过一二页。总体上说,翻译的质量非常高,排版的大小稀疏,红绒面封皮显示独特档次,弗罗斯特的想象力也让我大开眼界,我总想照此模仿一首而不能,但也一直心痒痒之。
弗罗斯特于我有影响的,大的方面,大体有二个。首先是弗氏早有天赋认准了在写作道路上奉献终生。这尤为难得,写诗有天赋,少年为赋新词强说愁时大概还可能是半是业余爱好,从兹上路的并不多见,天赋的认定,自认的很少,需要第三方和大众的热捧。弗氏,就能在自己表现出天赋的一开始,就认定了自己的道路,强烈的自信,并始终坚持写作道路,这很少见,而且坚持一辈子,才有所成,写诗又不能用文字量等身来衡量,往往是一首或几首诗歌,来塑造自己大诗人的形象,打动了普世大众。其二,我自以为这本诗集,有教科书般的矫正效果。现代诗歌一般以节奏和想象力独特胜出,一首好诗或一部优秀的诗集,都应该赢在这些方面。弗氏作品的大部分隐喻和想象力,很容易感同深受或朦胧感应,巧妙和创新感很强,类比于国内诗人隐喻的堆砌,我觉得弗氏高级很多,每首诗歌都不很长,都很简单,都有主体性,沿着主体性去感性地读,就能有所收获。角度感,方向感,比至于国内有些诗人,后者明显像是无厘头,读一首非常费解,猜测的成分很大。有时我会想,我怎么有时也有想象力,也有创作欲望,但我就是表达不出来,写出来后往往与想像差距很大。这可能就是专一训练和岁月的长期沉淀带来的效应,追求几个字,永远是哗众取宠,要写一首好诗,是几个方面的综合塑造。
我们的的职业也是如此,在主观与客观的条件和努力中,大多数都败给了客观,这样的动作一再重复,职业生涯早已碎片化。要塑造一只花瓶,除了过程之外,还是需要重复地作品,以臻完美境界。还需要保护这种完美,否则打碎了,再怎么拼起来,也不是原来的那一只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