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书档案(574)——《晓松奇谈(世界卷)》

(2025-02-28 09:56:01)
(574)《晓松奇谈(世界卷)》(湖南文艺出版社,2017年1月第1版)高晓松 著
    中午散步回来微汗,稍微有些累,支起折叠椅躺着,就看这本《晓松奇谈》。
    这一本书仍不脱作者夸张和轻松谐谑的口气,主要谈美国。我们认识世界,无论从书上还是影视上,包括互联网,可能一半的知识都是美国,而美国也并不具体具象,都是囫囵吞枣似的知道一些偏颇印象,要系统说个侧面,还很有些难度。我曾经为了这个原因,曾经买过一个上下册的认识美国的书,书名都记不准了,不是101就是ABC之类,饶有兴趣的看过不少页数。我记得最爱看的打高尔夫球的那些知识,以为看了这些,再看电视上的比赛频道,可能会入门轻松一些,然而那些名词究竟来说还是纸面上的,看比赛仍然是有些理解难度。这也又让我想起,我还曾经找到过一册英文版美式橄榄球比赛的书,也冀希望于看了书能看懂一些比赛的门道,然而书上的画面太少,电视转播的比赛更少,也都不了了之了。101和ABC那本书,同事的亲戚要出国,顺手送人了,美式橄榄球(美式足球)还存着,在地下储藏室的某个角落。
    既然是轻松谈美国,那我们也轻松看美国。想说的是人类思想大同小异,对生活的看法和认识也是如此,大家看国外看欧美着重的可能是不同,而我觉得更多的是应该看相同。中国和欧美有差异,其实我们自己看国内,东西之间、城乡之间、南北之间差异也很大,但我们觉得没有什么,若果抱着这个心态看欧美,也就觉得没有什么。那些差异亦其来有自,明白一些渊薮,可能更容易求同。
    书写的最好的地方,就是出发点不权威不教化。我们透过作者的眼睛和思想,看了美国的一个角度和一个层面,其实还有其他人,其他书,还有更多的影视信息得到更多的角度和层面,以此立体为自己眼中的美国,这才是正常的写作态度。很多介绍外国的书,作者的序跋和胸中的主旨,无不是没有别人在这些方面更了解它,他就是那个大咖。遇到这样的题材,或者碰见到这样的演讲,我早就稍息立正向后转了。大人物我不敢臧否,行业内却有很多,在会议上、论坛上、微信公众号上,常见这样的,他在国外没浮云几天,仿佛就在国外那个行当里浸淫了一辈子,发展模式都得他说的最权威。还有些人竟然是传说中的会议大使,到处指点方酋,学术成就根本没有权威性,论文有价值的没几篇,还能跻身到院士候选人当中去。幸亏他最终没有入选,否则这个行业的发展早就败在他的手上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