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节就要到了,对女人如何称呼我是越来越搞不懂了。
服装统一的年代里,称呼也统一。不分长幼,不分男女,不分党内外,一律称呼为:同志,也算是五千年繁文缛节的伦理纲常的一个重大突破。现在没有人再这么喊了,这个词虽然没有消失,但是正规正式政治得多了,私下场合里,它还被赋予了另一种暧昧的含义。
曾经有一个美妙的称呼:小姐。本来是称呼未婚女子的,连已婚女子听了也都打心眼里喜欢,可现在,如果你再拿这名字献殷勤,没准会惹得红颜大怒,突然之间,这个名字成了特殊行业的专有名词,良家女子是唯恐避之不及的。
还是按照国际惯例,称呼“女士”,在正式的宴会场所,有头有脸的人物上台致词,不都是先说“女士们,先生们!”我个人的理解这应该是地球上开化民族对女人的尊称,当然这应该包括从新生到耄耋所有的女人,出于对自己的判断力的怀疑,我还专门查阅了权威的《现代汉语词典》,女士的词条下分明地注明了:对妇女的尊称。
就为这尊称,我还差点惹了大麻烦,差点被人告为“性骚扰”,原来尊敬也很难找到市场,女士,毕竟外交化了点,不管国际惯例如何,不管词典如何解释,很多人可能非要往已婚妇女方面理解,那就躲着这个词走好了。
可有个词你是无论如何躲不开的,妇女,尤其每年都有那么个妇女节,见到女同胞,出于礼貌,也还是要说声:“节日快乐!”的,可就因为这声祝福,我还是惹了麻烦,三月八日那天,见到一个同单位的一个女孩,笑盈盈地走了过来,我也笑盈盈地说了句:“节日快乐!”,对方马上晴转多云:“我不过这个节!。”我又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不过这个节?你不是刚领了节日补贴,又准备享受那半天的假期么?后来看到网上纷纷攘攘地吵着要改“妇女节”为“丽人节”也算明白了,才明白了症结在嫌弃“妇女”这个名字太土太不时尚,而且无形中又成了已婚女人或者劳动女人的专利,我倒觉得要图时尚新潮,干脆叫“雷女节”更能与时俱进,真正的自由、自立和解放,是用不着大做什么字面文章的,人家欧美的女性比我们自由洒脱的多,不也还是以“女士”为荣么?希拉里国务卿姓着克林顿的姓,照样风风火火地全世界闯荡,说说国内的,离任的吴仪副总理一直未婚,从来也为听说她什么时候为“女士”的称谓发过脾气。
其实我真的好怕怕,好怕和大大小小的女人说话,怕不知道什么时候因为称呼不当犯下追悔莫及的生活错误,叫“美女”、叫“美眉”,叫“MM”,叫“小妹”…..如此等等,毕竟没有女士来得源远流长,叫不好弄巧成拙,被骂一句“臭不要脸的,”还算是看在往日无冤近日无仇的份上,从轻发落。
邀请:为有圈子良友来(我的入圈邀请)我的同名圈子浪漫很现实,同名QQ群67114058。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