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灾之后,必出妖人

(2008-05-24 03:51:05)
标签:

杂谈

大灾之后,必出妖人

 

512大地震的救人工作差不多结束了。我写这个文字的时候是2008年5月21日1:42:50,也就是说,已经过去八天半了,按照人类的机体能力,如果没有水源和食品,那么基本上救援工作可以算是告一段落了。

灾难之后,反思灾难,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可以去问责,为什么大灾之中,学校的倒塌致死最严重?可以去监督善款的下落?可以去追查灾后的赈济与赔偿。这是题中之义。

但,灾后显然出现另一种论调。这些论调是各种各样的问责的“妖人”论调,一条条来反驳。

A为什么中国政府预测到了地震而不知会?这条小道消息是来自所谓绵阳军工业企业的内幕消息。是据所谓的“知情人士”说的。而这个所谓的绵阳军工业就是核工业。

一,我想从反方向来问一下,如果军工业,尤其是核****工业的防震工作做得不好,导致核泄露,其后果比这次四川地震如何?历史上曾经就有过1986年4月26日世界上最严重的核事故——苏联切尔诺贝利核泄露发生,其后果比今日的四川大地震还为严重。如此幸灾乐祸的指责,居心何在?二,试问,既然国家在绵****阳有核****工业基地,或者军工基地,这些设施建设之时的抗震指标是否应该做得特别高?这是最基本的常理,在本次地震中受轻微损失或基本不受损失,本身就是其建筑设计抗震性强而已。另外,军工企业负责人不是“妖人”,能事先得知地震,层级传达。即便传达了,要在短时间内转移核工业和核武器,可能吗,这个风险谁敢冒?

B 四川曾经压制了地震传言,并辟谣。此一条,可见四**川政***府网,现已删除,时间为5月9日。题为“阿****坝州****防***震减***灾局****成功平**息地**8震****误传事件”。仔细读了这个辟谣,其实没有任何实质性针对内容,简而言之是认为没有地震。

现在的问题是,是谁散布了地震的说法,有什么切实的根据?打一个比方,如果北京有人传要地震,那么是否北京2200万居民全部撤离,或者全部睡马路?到目前为止,人类就成功预测过一个海城地震,所谓地震科学,不过是板块科学,可以给一个大致的时间,但不是一个精确的时间,而且这个大致时间段是以年计算,而不是以天和小时计算。史上灾害最大的日本关东大地震,确实曾经被学术界预知,但推算时间晚了整整十年。最近有网友挖出去年的一篇学术论文,称2008年四川贵州交界处将有大地震,并以此责难为什么地震不早报。实际上这还是板块漂移科学,印度次大陆板块冲击亚洲大陆板块,学过中学地理的全部知道,云贵川都属于地震高发地带,这样的预测,没有任何实际操作价值。总不能因为有地震,将此三省人口全部撤离吧?回到5月9日谣传,面对这种极可能发生恐慌的谣传,作为政府,在没有科学支持的情况下,政府是辟谣还是支持谣传,疏散全四川人口以支持“妖人”惑众?

C 再一则,传5月9日,四****川绵****竹地区发现大量癞***蛤****蟆公然迁徙,公路上轧死不少。

蛤****蟆迁*****移和地震什么关系,至今没有任何人有解释。在百度新闻里搜索“蛤蟆 迁移”等关键词,往后翻能找到过去的一些花边新闻,前两年就有数地发生过蟾****蜍大规模迁移的情况,有苏州,莱芜,南京等地。能观测谶纬异象的,全部属于“妖人”。

D 另外有一条,有网友挖出龙小霞等人发表在《灾****害学》2006年03期的文章《基*****于可公度方法的川滇*****地区地*****震趋势研究》,该文称在2008年左右,川滇地区有可能发生大于或等于6.7级强烈地震。我已经解释过了

大灾之后,必出妖人,此千古不变之理。去年读《资治通鉴》,到西汉王莽篡汉之际,妖人四起。前年读明史,到世宗好道术,也是妖人四起,纷纷言祥瑞灾异。妖人无非两种,把好事说成是天降祥瑞,把坏事说成是天降灾异,以惩罚统治者。子不语怪力乱神,何妖人数千年而不绝!

搞政治,就是要光明正大,偷鸡摸狗,连妖人邪术都用上了,甚至于堂而皇之地称“天****谴”了,学者既知天意,又何不告知万千生灵免受涂炭?这样的思维方式,和轮子功有什么区别?

今天有朋友问我怎么看四川大地震,我回复: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国难当头,共捐前嫌。

有违天理,秋后算账,

原祈中华,早过难关。

 

张晓波,2008年5月21日2:18:46

改于  2008年5月23日0:31:59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预测湖人夺冠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