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重拾解放心灵的万花筒

(2006-05-26 14:40:24)
重拾解放心灵的万花筒
——评《左琴科幽默讽刺作品集》

张晓波

都知道,近两百年来,俄罗斯文学是世界文学的颠峰。俄罗斯古典文学自不必说,国内几家老牌出版社近几年来仍不断重版经典作品——足见其生命力之旺盛,而苏联解体之后,白银时代文学与流亡文学更是众声喧哗,被极灿烂。不过,也有些作家仍属遗忘之列,沙俄时代的戏剧大师奥斯特洛夫斯基,苏联时代弄讽刺短篇小说的巨匠苔菲与左琴科大概就属于被遗忘之列。中国翻译家们翻译俄罗斯不能说不勤快,可眼界似乎颇不怎么开阔,以至有些名著出了十几个版本,而有的名著却永久缺席,这不能不说是一大遗憾。
左琴科在国内的名气不可谓不大,鲁迅、曹靖华等老一辈翻译家们早就多次提到,但于翻译却颇为不力。早几年,我在图书馆查过,得到的就只有一本80年代初出版的《一本浅蓝色的书》,这和左琴科的多面性与复杂性不相称,一个擅长各种小说体制、散文、杂文并在国内久负盛名的“万花筒”作家仅仅只有一个译本,这多少让人有些不可思议。不过,幸甚的是译林出版社最近出版的《左琴科幽默讽刺作品集》总算为我们免去了诸多遗憾,也充分展示了左琴科的多面性与复杂性。
这本接近五百页的书的体例分为短篇小说、中篇小说、讽刺小品、图文配等四个部分,同时又在篇幅上侧重于中短篇小说,占全书3/5强。这样的安排充分体现了左琴科创作形式的多样性以及创作主体的侧重性,——不能不说,译者吕绍宗先生相当有眼光。当然,此书在篇幅收集上仍然选集所有不全面的缺憾,换一个角度看问题话,这也是这部作品选的优点所在,正因为选集的自由性,因此此书已基本收集了左琴科的重要作品,对于一个长期负有盛名而其少获得出版机会的作家来说,我们可以借此机会一赌左琴科的风采了。
左琴科的独树一帜并不仅仅在于创作形式的多样性,更在于其艺术表现形式的多样性与独创性。“左琴科惯于嘲弄苏联生活、苏维埃制度、苏联人,用空洞娱乐和无聊幽默的假面具掩盖这种嘲弄”;“左琴科这个市侩和下流家伙给自己所选择的经常主题,便是发掘生活最卑劣的、琐碎的各方面……这是一切下流市侩作家——左琴科也在内——所特有的东西”——这些引语都出自讲政治正确的学阀日丹诺夫之口,也是把左琴科开除文坛并置于死地的主要罪状,不过,似乎正是因为左琴科的艺术创作具有对现实的社会腐败万花筒式的暴露,才让日丹诺夫们这么恐惧吧?也正因此,日丹诺夫的诅咒在另一层面上是对左琴科的语言艺术的最大肯定,左琴科确实以他多面手的才能“发掘生活最卑劣的、琐碎的各方面”“嘲弄苏联生活、苏维埃制度、苏联人”。日丹诺夫讲了左琴科政治不正确之后,左琴科不仅被批倒,他的作品也很快被遗忘了,不仅在苏联,在中国也很少有人提到这个曾经的“万花筒”式的大作家了。
左琴科重新回归,被遗忘的“万花筒”又一个给人带来欢声笑语,这是好事。波普尔在他的著作里讲过,开放社会最可怕的敌人来自那些心灵封闭的木头人,所谓的木头人,就是不哭不笑、心智麻木的机器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