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南的味道,属三月最为浓郁。且不说气候宜人,不冷不热非常舒适,单就一草一木,正是红肥绿瘦时节。课植园里,桃红灼灼,花儿开的恣意妄为;鹅黄点点,树叶却是新芽初长。一眼望去,显得通透而有层次,最是浓淡相宜。不像夏天,花儿大多谢了,满世界都被浓浓的绿填充的密不透风,反倒少了几分疏朗和自在。

江南的匠心,唯园林最为突出。这些年来,离离拉拉看过些北方的院子和江南的园子,因了上天的缘故,南方的园子到底比北方的院子要丰盈的多。南方的园子有的气势磅礴,有的小巧宜人,说起来各有千秋。能够集大成者,朱家角镇边上这座课植园算是一个。

课植园占地96亩,在江南园林中是比较大的了,至少比富可敌国的沈万三建在周庄的那座“沈厅”气派得多。园中亭台楼阁、廊坊桥树、厅堂房轩一应俱全,各种建筑及生活用房200余间,布局错落有致,疏密得体,既有江南园林的传统风貌,又有近代上海海派文化的特征,中西合璧,构思精巧。

据说园主为造这座园林,曾游遍江南园林,凡每见一处胜景,便命人着意仿建,园子里的很多建筑都让人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如荷花池、九曲桥有着上海豫园影子,倒挂狮子弯存了苏州狮子林的具象……

时过百年,课植园的制高点“望月亭”依然巍峨耸立,太湖石砌就的假山区照旧扑朔迷离,山上百福亭中蝙蝠还是栩栩如生,藏书楼的飞檐翘角苍劲如剑,碑廊中唐寅、周天球等大家之作勾丝毕露……徜徉其间,竹影婆娑中曲径通幽,小桥流水边柳丝拂面,一花一叶,一景一像,无不令人惊叹不已。

这座园子的不凡,还在于工程的浩大。自民国元年(1912年)动工,历时十五个春秋,耗资30万两白银,据说园主撒手归西的时候仍没有真正完工。

(注,图片均为本人农历三、五两月摄于朱家角课植园,与拙文有关联,但与每段文字不正相关)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