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亡羊补牢,先要算好账

(2007-06-28 02:16:02)
标签:

西狼

信马由缰

亡羊补牢

成本

借口

分类: 读书自然有收获

    “亡羊补牢”典出《战国策.楚策》,讲述了楚国大臣庄辛劝谏楚襄王的故事。大意是如果楚襄王耽于玩乐,不理朝政,郢(楚都,今湖北江陵县北)就很危险啦!楚襄王当然不爱听这样的劝告,后来秦国果然出兵攻打楚国,楚襄王逃亡到阳城(今河南息县西北),才觉得庄辛的话不错,忙向庄辛请教挽救的办法。庄辛很诚恳地说出了那句令许多犯错误的人十分爱听得话:“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当然,后来庄辛帮助楚襄王收复了国土,也验证了“亡羊补牢”的可行性。再后来,人们便把“亡羊补牢”奉为宝物,引申为犯了错误能够汲取教训立马整改就是好样的。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对以后的事业也确乎有益。但那些跑掉的羊呢?跑掉的羊肯定是损失,这一点毋庸置疑。既然有损失,这个损失是大是小呢?两千多年过去了,好像很少有人来算算这本帐。于是,羊儿继续跑失,羊圈儿修了又修。今天忙里偷闲,来做个简单的运算:假设你养的羊有100只之多(已经是一笔不小的财产了),有一天羊圈的角落里破了一个洞,羊儿看到夜色很美,就从这个便道出去溜达溜达,这一溜达就再没有回来。如果跑掉的羊只有一两只,或者十只八只,那你早晨起来赶紧补好羊圈,就是一种有效的补救措施;如果出去溜达不归的羊是二三十只或者四五十只,你就元气大伤了,补好了羊圈你也得累死累活折腾个一年两年的,才有可能缓过劲来,但是也可以补上一补,起码希望还是有的;如果七八十只羊儿抑或全部羊儿都一去不复返了,你肯定已经是个破产的穷光蛋了,补好羊圈除了增加损失还有什么意义,值得补吗?何况,这会你恐怕连“补牢”的票子都没有了。

    现实生活中,不少时候我们都是不算这笔帐的。比如,国有企业的问题,如果说那些已经难以为继的国企是“牢”也就是羊圈的话,经营性资产便是圈里的“羊儿”,多年的经营不善也有人说是体制性原因,反正圈里的羊跑得差不多甚至跑光了,只留下一个个关不住羊儿的羊圈(摆在地上的是破败的厂子,写在纸上的是企业的名字),这样的羊圈当然没有必要修了。事实上,不少地方却把“补牢”也就是修羊圈当作一件大事,时而要求财政专款济困,时而要求银行信贷支持,硬生生要把这些“牢”补出个名堂来,不知道没有了羊儿要羊圈干什么?!不知道补羊圈的花费比修一座新羊圈还要高为什么?!更有甚者,花大把外汇买来洋人的二手设备,投巨资于装点门面的城市建设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等等,结果机器不转啦,桥塌啦,路跨啦,楼倒啦……轻轻一句“亡羊补牢,尤为不晚”,就当交了次学费啦,一切OK了。“亡羊补牢”的含意更进化了,已经不是一种补救措施,而成了掩盖失误的借口和托词,那代价就更大了!

    可见,“亡羊”之后,这“牢”补也不补是要算算帐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