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是历一千多年历史造就的一个“读书做官论”的神话,盖因读书人对那样的高位大多充满了憧憬,天子们喜欢他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既然抬上了神龛,便少不了烧香之人。博学如南宋洪迈者,居然在《容斋随笔》“诸葛公”一文中,也狠上了一把大香。
一曰“言如蓍龟,终身不易”。《隆中对》“论曹操不可与争锋”话音犹在耳边,却迫不及待六出祁山五次伐魏,致使西蜀国力日衰。二曰“后主……不疑”。面对手握军政大权的权相,阿斗再愚笨,也知道惹不起躲得起,任其“举国听之”,非不疑乎实不敢也。三曰奸佞不“害疾”。这是最惊人的一点,诸葛亮的高尚居然感动了朝堂上所有的坏人和小人,“后主左右奸辟侧佞,充塞于中,而无一人有心害疾者”,当真了不起?!四曰曹魏“畏蜀如虎”。诸葛亮六出祁山虽被史书、演义津津乐道,实则基本无功而返,不知“公六出征之,使魏畏蜀如虎”从何说起,那么诸葛亮为何不率区区十万之众一鼓作气攻下长安呢?五曰正义之师不使诈谋。洪迈老先生另辟蹊径,把诸葛亮不采纳魏延轻骑突袭之计而致五次伐魏劳而无功,说成是“公真所谓义兵不用诈谋奇计”。兵者诡道也,不出奇兵要么是能力不怠,要么是愚不可及。真不明白,还有这么不上路子的说法。
呜呼!涂脂抹粉到这种程度,诸葛亮不想成仙都不成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