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上海华生公司乱局根源

(2007-11-25 22:08:57)
标签:

产经/公司

 上海华生公司乱局根源

    企业改制本来是革除积弊,让企业轻装上阵,发展得更好更快。然而,一些企业改制后,不仅没有取得应有效果,反而让企业陷入了不正常的局面,这是令人痛心的。
    上海华生化工有限公司就是这样一个典型。
    华生公司本来是一个效益很好、前景广阔的企业,但是,经过改制后反而变得人心涣散、离心离德,形同一盘散沙。管理混乱、工厂停产、职工不满、干群关系紧张,品牌产品面临危机,企业徘徊在崩溃的边缘。一个优良的企业走到这一步是发人深省的。
    华生公司改制失败的原因是复杂的,这里涉及到集体企业产权、政府行政、职工民主权利及腐败等等问题,但核心问题在于产权问题。华生公司这些问题如一团乱麻似的纠缠在一起很大程度是历史造成的。拿一个简单例子来说,如果想解释清楚华生公司股份构成的历史、缘由及其同控股公司(古象涂料制造中心)的关系,就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并不是一两句话所能说得清的,需要仔细回溯两次改制的前因后果。
    但是,任何问题都有主要矛盾,解决好主要矛盾才能使问题迎刃而解。华生公司主要矛盾就在于产权归属问题。职工认为,华生公司属于集体企业,产权应该归属于企业全体职工。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立下汗马功劳的原创业者——董事长,虽然没有明说企业的产权属于自己,但是从改制方案、企业管理、人事安排到其他一些行为来看,客观上是把华生公司的产权看做个人产权。实际上,华生公司多年来具有中国私营企业父子家属齐上阵的家族管理特征。职工和原董事长之间既然存在着这样的矛盾就已经很严重了,雪上加霜的是,政府又在改制中横刀杀入,认为公司属于国有资产,政府对公司具有“财产权”。这样,华生公司在私有、集体所有之争中又加上了政府介入后的国有之争,产权之争一下子从“两国交战”变成了“三国演义”,终于使问题越来越复杂,产权归属问题纠缠得越来越厉害。
    而实际情况是,华生公司创办之初,同很多集体企业或民营企业一样,只不过挂靠在政府部门中,政府并没有出资,是创办者带领一班人马从小到大逐步发展起来的。但可以肯定的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创办者、职工和政府都做出了相应的贡献。然而,做出贡献并不意味着可以具有产权主体的地位。目前在政策法律方面,集体企业的产权问题也是一个难解之结。但大多数权威法律专家认定,华生公司属于集体企业。
    正因有三方产权纠缠,一年之内华生公司经历两次大震荡、三个董事会及董事长的更迭。三个董事会的更迭也反映了这三方面力量博弈的消长。从目前来看,政府终于利用强势地位获得了胜利。
    但遗憾的是,这种胜利却让企业吞下了一枚苦果:工厂停产、职工待岗、品牌面临危机。
    一个明显的事实是,包括一些管理层人员在内的职工并不信任政府派出带有公务员背景的董事长及其他领导,而新领导也并不信任企业的大多数职工。新任领导办公室另设保安就证明了这一点。在职工眼里,新领导是来抢占自己劳动成果的;而在新任领导眼里,职工不服约束妄图私分集体或国有财产。笔者在采访中也发现,就同一问题或同一事件,现任的领导同职工讲述的事实和阐述的观点要么相差十万八千里,要么完全相反,几乎没有一个是相符的,这也充分暴露企业的矛盾现状。在这种状态下,企业显然是不可能正常运转的。
    另外,在华生改制过程中,政府并没扮演好自己的角色,陷得太深。而这种参与遭到了绝大多数职工和权威专家的质疑。同时,这种做法还伤害了一些职工,让这些职工背上了沉重的包袱。
    华生改制因产权之争造成的乱象再一次提醒正在改制的企业及相关政府,集体企业或国有企业在改制过程中,应依据历史事实、符合客观公正原则、兼顾各方利益,寻找一条实现和谐共赢的途径。既不亏待创业者,也不忽略广大职工在几十年风雨兼程中的重要贡献。同时,各方要立足沟通交流,实现和谐共赢,解决问题向前看,不能令企业乱象丛生,走下坡路。

原载:中国企业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