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亚国际授权中国书店出版社
2005年12月出版 “木之绘本”系列四册】
与台湾原创插画大师张哲铭“木之绘本”及“巴布熊系列(图附后)”的不期而遇,至今想起都会有些幸运得不真实的感觉。那样的书山书海之中,据说是仅有库存剩余的这两套散装的,不起眼地扎堆儿在众多书籍之中,外包装盒子早已不见踪迹。还好,书只是微微有些蒙尘。光盘则是付款时一张张东拼西凑地找齐的。
或者,好书,就会这样----先是自己“稀罕”了内容本身,而非它“显赫”的身份,便会拿起就不忍放下。
从被封面的木质小鹿吸引驻足,到翻开内页时的惊叹,直觉告诉我:收,就是它了!以致付款时,似乎不是在支付银子、而是捡到了大大的便宜......
这确实不是一只普通的小鹿----正是它使得张哲铭这套原创作品,获得意大利波隆那国际儿童插画奖。
以往,每每见绘本似乎都会先想到壮儿,而遇见这一套时似乎更是送给自己的礼物。由此,在购回绘本比较集中的那几天里,壮儿对“木之绘本”系列没有表现出特殊的喜好也丝毫没有影响我的兴致。
有些时候,如同笔、石头、砚台......与人之间需要等待一些缘分一样,书,也会需要。
就这样,“木之绘本”在书柜里安睡两月有余,壮儿偶尔翻看,却未要求讲。当我翻看触摸时,依旧是沉静地喜欢。书中那只木质小鹿的俏皮灵动、画面呈现的那般醇美的意境、翻页时画面带出一幅幅不期的惊喜......阅读,便成为内心缓缓流动着的、淡淡的喜悦。
生活似一位魔术师,处处暗藏美与精彩,等待我们发现的眼睛去捕捉、等待我们渐趋麻木的心灵回暖感悟。
2日下午,趁着晴好的太阳,背上包带壮儿去登百望山。
母子俩尝试了一条新路线,谁知,路遇了秋的丰富、秋的精彩、秋的变幻、秋的灿烂......也“等”到壮儿与“木之绘本”的一段缘分。
秋阳灿烂、秋色灿烂,秋天里的小家伙也是灿烂的......
爬山的时候常会这样,说不好什么时候壮儿就“随时停车”了。
这一次是山路边的石头,壮儿招呼着我:“妈妈,快来看啊!恐龙化石,头骨的化石!”
随即,指给我“头骨”的头顶、鼻子、眼睛、嘴巴......
嗯,蹲下来观察,除去材质、还真挺象那么回事儿。
右手拐杖、左手“鹿头”树枝----这城里不好摆弄的东西,在山里终于没有了限制。
虽然都是路边偶遇的材料,壮儿却一路从头举到尾。
鹿头形的树枝还有另外的作用,小家伙预告着:它可以阻挡“黑魔法”,当然要挂上橘子皮就更厉害了。
于是,刚剥开的橘子皮没有被扔进垃圾箱,直接被小家伙用“鹿头”举到山脚下
。
另据介绍,书中的木质小鹿出自作者张哲铭的亲手制作。
绘本中的故事,是发生在茂密的树林间的(图中左上部分)。
壮儿一同那只书中的小鹿,一路或走、或跑地穿行在尽染的层林,置身秋的怀抱。
这一处极美~~~
与书中飞舞的落叶不同,叶片大都依旧灿烂地挂在枝头上呼应着如洗的晴空。
那棕黑色的枝条如鹿角般顶起满头斑斓的树叶斜插天空,似有一跃而起的愿望。
枫树下,叶片堆积如毡,可以放肆地踏叶而过,留给耳朵一首富有韵律的“踏歌行”。
出山门前,壮儿将手中的“魔力鹿头”寻了个隐蔽之处珍藏了起来。叨念着,或者下次来还可以找到它继续玩儿。我回应他:“或者,小鹿已经比我们先回家了也说不定哦~~~”伏笔埋下,只等惊喜。
晚饭时,壮儿跟友提起爬山的事情,当被问及“是变化的霓虹灯好看?还是山上的叶子好看”时,壮儿毫不犹豫地说:“山上的叶子好看。没有谁能用调色碟调出比大自然更丰富的颜色。
”
于是,当晚,与壮儿一起找到了藏身于绘本中的那只木质小鹿。
这一次,小家伙主动选来《秋叶》,读过《夫子说》之后,端坐在被窝里目光沉静地一页页翻看,伴着CD中的配乐与“港普”版朗诵。
最终,配乐成为催眠曲,壮儿沉沉睡去......
不知昨夜小家伙的梦里,是否曾与他的小鹿精灵于林间共舞?
-----------------------------------------------------------------------------------
附:
张哲铭作品获奖简介
第十六届洪建全儿童图书故事奖-月亮的新衣裳。
第十七届
洪建全儿童图书故事奖-大树。
第一届
国语日报牧笛奖首奖-铁马。
第六届
信谊幼儿文学奖-红公鸡。
第七届
信谊幼儿文学奖首奖-爱画画的塔克。
1995年
中国时报开卷十大童书奖-铁马。
1996年
中国时报开卷十大童书奖-迎马祖。
2001年
福尔摩沙插画奖-企鹅阿比
。
2002年
安徒生童话插画创作奬入选。
2003年 意大利波隆那国际儿童插画奖
。
2004
代表台湾插画家,意大利邀请展览。
木之绘本 系列作品展示




巴布熊系列作品展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