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狮子大开口》这本书,早先是在 网上格林绘本馆看到动感绘本,随后到 咕噜熊故事屋北苑馆看到书籍。

故事讲述了狮子喉咙痛,发烧卧病在床,森林里的小动物们各自带上了礼物去看望它。老鼠们抬来自己烤的三层蛋糕、兔子拎来胡萝卜、大象扛来整棵香蕉树、食蚁兽挖来蚂蚁窝、大熊摘来蜜蜂窝、狐狸带来魔术帽、河马、鳄鱼、小猪妹妹演习杂技、浣熊一家在屋子里生起了火为狮子取暖,甚至巫婆也来飞来为狮子施魔法降水退热......狮子的家里随着朋友们的到来越来越热闹、事态的发展随着友情的汇聚越来越高潮。终于,一切在狮子忍无可忍的一声大吼之后,归于平静了:痰,吼出去了。
故事,到这里结束。
戛然而止的感觉,恰似个“硬着陆”。我不禁想:这五花八门的礼物、装盛不下的热情,以及乱成一团的屋子......狮子的一声吼之后,就完了?
也或者,正是如此的结束,给了我们更多遐想的空间。
常常觉得寓言类的绘本故事会象一面镜子:可以映射出不同读者的内心。由此,与壮在阅读后的讨论越发地谨慎了:谨慎于心态上的平等、谨慎于彼此观点有不同呈现时的接纳与尊重。
清晨去幼儿园的路上,跟壮一起边走边聊起《狮子大开口》。
“小动物们都是狮子的好朋友吗?”
“是啊。”
“还记得它们都带给狮子什么礼物吗?”
“冰激凌、胡萝卜、香蕉、蛋糕、蜜蜂窝、蚂蚁窝、杂技演唱会......好多好多呢”
“嗯,还真是不少礼物。狮子喜欢吗?”
“有些不喜欢,有些喜欢。蜜蜂窝不喜欢、胡萝卜不喜欢、蚂蚁窝不喜欢。冰激凌和香蕉喜欢。”
“哦,冰激凌和香蕉喜欢啊~
这是狮子喜欢啊,还是你喜欢啊?”
“我喜欢呗......嘿嘿”我俩同时笑起来,壮的眼睛笑弯成一对月牙儿。
“如果你是狮子的好朋友,会带给狮子一份儿什么礼物呢?”
“给狮子带一块大~~~~棒骨和一块肉。”
“嗯,这个礼物不错,估计狮子会喜欢。不过,这又有问题了:既然有些礼物不喜欢,为什么狮子还跟朋友们说谢谢呢?”
“狮子为了表示他的真诚啊。”
“如果你是狮子,你会接受那些不喜欢的礼物、并说谢谢吗?比如那些蜜蜂窝啊、蚂蚁窝啥的?”
“那些礼物啊......会啊,会说谢谢。那些'窝'虽然我不喜欢,可是我会表示我的真诚。”
孩子内心世界的纯净、体谅与善良,由此或可窥见一斑:小家伙读懂了各种“礼物”背后,森林好友们对狮子的关爱与友情。由此,好友们的礼物送得是否适合狮子或带来麻烦便显得不足为道;如果作为狮子的好友,会首先考虑狮子的需要选择“棒骨及肉”作为礼物,而非把自己的好恶摆在前面;如果作为那只狮子,无论收到的礼物自己是否喜欢,也都会真诚地道一声“谢谢”作为对关爱的回应。
阅读,带给孩子什么?
是道理?是思考?还是感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