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家庭教育 |
周老师在节目中提到的中国人什么都爱攀比的问题,感觉很好玩,也有些可笑。
中国人爱比孩子,比哪个孩子起步更早,进步更快,我想大概有几个原因。其一,中国人口太多,什么都要争比抢,习惯了,习惯很可怕,一旦形成,就会惯性运行,连停下来想一想为什么如此的机会都不再会有;其二,给应试教育的指挥棒闹腾的,千军万马要过高考的独木桥,很多家长都有一种错觉,仿佛是一步赶不上便步步赶不上,其实想想留美博士生因为没被导师留下工作而杀掉导师和同学,想想两个同为清华毕业的留美博士妻子肢解了丈夫,再想想那些像马加爵一样残杀或毁容同学的大学生,以及那些自杀的大学生,家长该觉醒了,我们是要一个好孩子,还是一定要一个什么名牌大学生?????其三,中国传统几千年,家长从来都以为孩子是自己理想的继承人,是自己生命的延续,孩子也就从小背负了一定要光耀门庭,出人头地的重担,既如此,焉能没有要求,不作攀比?
现在,又有些家长开始攀谁的赏识悟性更高,谁的赏识理念进步更快,谁的赏识帖子写得更好,感觉自己不如人的,自惭形秽的,就索性不敢写了,不敢说了,是不是有点可笑?
其实,你说你的,他说他的,你活你的,他活他的,为什么非要做人下人呢?忘了周老师教的,人中人乐似神了吗?
我在给大学生开设选修课时经常讲到一个现象。我注意到,有时我们骑自行车赶在别人前面了,可是遇到了红灯,只好停下来。后面的人赶上来的时候,刚好绿灯亮了,我们还要从零起步加速,而后面的人不用停直接抢到我们前面去了。反过来,我们也有这样的反超的机会,不是吗?
失败或落后只是下得太早的结论,只要我们不放弃,就永远有成功的那一天。况且,其实成功就是我们每天进步一点点啊。
中国人爱比孩子,比哪个孩子起步更早,进步更快,我想大概有几个原因。其一,中国人口太多,什么都要争比抢,习惯了,习惯很可怕,一旦形成,就会惯性运行,连停下来想一想为什么如此的机会都不再会有;其二,给应试教育的指挥棒闹腾的,千军万马要过高考的独木桥,很多家长都有一种错觉,仿佛是一步赶不上便步步赶不上,其实想想留美博士生因为没被导师留下工作而杀掉导师和同学,想想两个同为清华毕业的留美博士妻子肢解了丈夫,再想想那些像马加爵一样残杀或毁容同学的大学生,以及那些自杀的大学生,家长该觉醒了,我们是要一个好孩子,还是一定要一个什么名牌大学生?????其三,中国传统几千年,家长从来都以为孩子是自己理想的继承人,是自己生命的延续,孩子也就从小背负了一定要光耀门庭,出人头地的重担,既如此,焉能没有要求,不作攀比?
现在,又有些家长开始攀谁的赏识悟性更高,谁的赏识理念进步更快,谁的赏识帖子写得更好,感觉自己不如人的,自惭形秽的,就索性不敢写了,不敢说了,是不是有点可笑?
其实,你说你的,他说他的,你活你的,他活他的,为什么非要做人下人呢?忘了周老师教的,人中人乐似神了吗?
我在给大学生开设选修课时经常讲到一个现象。我注意到,有时我们骑自行车赶在别人前面了,可是遇到了红灯,只好停下来。后面的人赶上来的时候,刚好绿灯亮了,我们还要从零起步加速,而后面的人不用停直接抢到我们前面去了。反过来,我们也有这样的反超的机会,不是吗?
失败或落后只是下得太早的结论,只要我们不放弃,就永远有成功的那一天。况且,其实成功就是我们每天进步一点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