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的房间
(2023-05-15 11:21:15)
楼上传来断断续续的钢琴声,是我不熟悉的曲子,声音里满是孩子的稚嫩天真,好像那次我家灰小酷走在琴键上一样。
之前她弹的一直是菊次郎的夏天,一首曲子弹了两年,从断续到流畅。
每次听到菊次郎的夏天,我和小轩都对视一眼会心一笑。小学时他的一个同学弹了这首曲子,他回来和我说及,并也学会了。自那以后,菊次郎的夏天似乎便随处可见,机场里,超市中…
先生说,小酷守着那两条鱼一上午了。我和轩便笑着一起走过去看。灰小酷正趴在石槽边,专注地看着。石槽里放了几块石头,鱼在石缝间穿梭…
那日晚上九点多,我们去门前河里捞了这几条小鱼小虾,以及几个螺蛳。我拎着瓶子他扛着捞渔网走在路上,恍惚中有一种童年的感觉,好像我正跟着我的哥哥去河边…
也想起那首老歌《捉泥鳅》,池塘的水满了雨也停了,田边的稀泥里到处是泥鳅,天天我等着你等着你捉泥鳅,大哥哥好不好咱们去捉泥鳅…一些惆怅便忽然袭来,而感觉无限美好…
那日午后,我们说着关于幸福的话题。
我给他说着葡萄牙诗人费尔南多·佩索阿的那首诗,他写道:
我身后左手的木屋是粗陋的,比粗陋更粗陋。
那儿的生活一定很幸福,仅因为它不属于我。
如果谁从木屋的窗子看到我,他们毫无疑问会想:那家伙是幸福的。
也许对那个从顶楼窗户往外看的小孩,
我看起来(在借来的车里)像一个梦,一个魔幻中的人成了真…
在他的诗里,呈现着大部分人的观念:
幸福是一种想象,幸福是生活在别处。
幸福总是在远处或不远处的别人的房间里。由此焦虑产生。
博尔赫斯说,我想回归于平凡的事物:
清水,面包,一个水罐,几枝玫瑰……
有时,也会有一种悲伤的情绪忽然而来。一些所见所闻,所感受到的,或者是一些微不足道的经历,都会让一些情绪在心里慢慢沉积,这些,或许自己并不知道,直到有一天它形成一种力量忽然地喷发出来。
我静静面对这样的悲伤,知道它很快就会过去。而且,每当这样的情绪过后,当平静和快乐再次替代了悲伤,整个人都有一种被洗过的感觉,而焕然一新。
曾经想,在漫长的人生长河中,如果只是一直纯粹的平静和快乐,那又该是怎样的一种滞重,就如湖中的水,它如果没有流动,总会慢慢浑浊.....所以我坦然于各种情绪的到来,它们洗刷着我们,让我们在各种感受中,体验生命的各种滋味。
所以,当看到波斯诗人鲁米写的那首《人生的客栈》,确实能够完全的理解和共鸣。也只有在这样的年龄,才能理解它所包含的哲思:
人就像一所客栈,
每个早晨都有新的客旅光临。
“欢愉”、“沮丧”、“卑怯”
这些不速之客,
随时都有可能会登门。
欢迎并且礼遇他们!
即使他们是一群惹人厌的家伙,
即使他们
横扫过你的客栈,
搬光你的家具,
仍然,仍然要善待他们。
因为他们每一个
都有可能为你除旧布新,
带进新的欢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