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足跟痛治验一例及体会

(2019-10-10 12:08:21)
标签:

足跟痛

肾虚

气血亏虚

熏洗疗法

分类: 医案医话

足跟痛治验一例及体会

杜某珍,女,36岁,2019316日初诊

患者足跟痛一年余,加重一个月。足跟痛呈阵发性,疲劳时容易诱发。患者感疲劳乏力,纳食可,夜尿多,每夜三五次,大便每日一行,遇冷则容易腹泻,怕冷,多梦,月经周期正常,月经量可以,血块多,无痛经。白带多,色白,味腥臭,阴痒,舌质暗红,苔薄黄,脉沉弱。患者面色光白而薄嫩,询问之,曾经患有白癜风。处方:

生黄芪90克红参20克白术30克云苓30克当归20克柴胡20克白芍30克香附15,黄芩30,干姜20,黄连9克,半夏10克,桂枝30,熟地30,川芎15,丹参30,鸡血藤30,厚朴10克,槟榔20克。五味子10克,升麻15克,炒枣仁30克山萸肉40克萆薢15克益母草30克。生姜20克,大枣6枚,为引,水煎服,日一剂,7剂。

2019323号二诊,患者药后足跟疼消失,感效果很好。但仍然感睡眠质量不好,多梦,夜尿多,舌质淡红,苔薄黄,脉沉弱,纳可,大便每日一行。

上方去山萸肉,加益智仁20克,覆盆子20克,炒枣仁改为50克,水煎服,日一剂。

2019330日三诊

仍然感夜尿多,每晚2~3次,多梦,入眠容易,纳可,大便每日2~3次,急躁易怒,白带明显减少,阴痒明显缓解,舌质淡,苔薄白,脉沉弱,上方生黄芪改120克,夜交藤15克,山药30克,水煎服,日一剂。

201946日四诊

睡眠明显好转,多梦明显改善,怕风怕冷。唯有夜尿多改善不明显,纳可,二便调,舌质淡红,苔薄黄,脉沉弱。足跟疼未再发作,白带基本正常,阴痒消失。

上方生黄芪改150克,益智仁改30克,覆盆子改50克,水煎服,日一剂。

10月份随访未再发作足跟痛。

足跟痛在临床上可分为骨性跟痛症(跟骨骨折后遗症,跟骨骨刺形成)和软组织性跟痛症(跟腱炎,跟部滑囊炎等)。治疗方法颇多,然疗效欠佳,笔者近年来采用综合外治疗法,疗效令患者满意。但跟骨下骨刺并不是足跟痛的直接原因。临床研究证明,跟骨骨刺与足跟痛的因果关系很难确定,跖筋膜炎不一定都伴有骨刺,而有跟骨骨刺的人也不一定都有足跟痛。跖筋膜炎引起的足跟痛可以自然治愈。足跟痛发作厉害时,患者最好减少行走,以休息为主。

关于足跟疼的中医药治疗,我有以下三点感悟。

1.足跟疼不等于肾虚。很多文献资料当中,都认为足跟疼是由于肾虚所造成的,所以就把足跟疼等同于肾虚,见了足跟痛的患者,就给与补肾的药物,六味地黄丸加川断、杜仲、金毛狗脊、桑寄生等等来进行治疗,但是治疗效果不明显。在早年的时候,我用这些补肾的药物治疗过许多足跟痛的患者,效果不甚明显。后来在临床中偶然发现,补气活血养血治疗足跟痛效果特别好。许多中老年的病人来找我治疗其他疾病的时候,常常诉说最近伴有足跟疼的厉害,站着也疼,睡觉的时候也疼。但是我认为足跟疼只是一个次要的症状,根本就没把足跟疼作为主要的治疗的目的。在治疗其他疾病的过程当中,我用了补气养血的方法,服药后效果出来了,不仅胸闷憋气、睡眠等症状改善,足跟疼也得到治愈。那么从这些病例当中我逐渐悟出来,足跟痛不是肾虚,而是属于气血的亏虚。得到这个启示之后,再遇到足跟疼的患者,我基本上都用从气血虚这个思路来进行辩证。通过治疗,效果都非常好,起效也非常迅速。

2.2个感悟就是,足跟痛不是骨刺。很多人都认为足跟疼是由足跟骨刺所导致的,这纯粹是一种臆想。现在很多文献资料总结到,足跟疼和骨刺没有明显的关系,有骨刺的不一定有足根疼,足根疼的不一定有骨刺。所以说,骨刺导致足跟痛这一说法也是错误的。

3.服用中药治疗足跟痛是治疗足跟痛的最佳方法。对于足跟疼的治疗方法非常多样,包括中药泡洗熏蒸,包括西医的封闭治疗,康复拉伸、冲击波治疗等。我认为,服用中药的方法治疗足跟痛效果最好,起效也非常快。为什么中草药内服治疗效果最好呢?足跟痛不单纯是一个足跟疼的问题,实质上是揭露了你的身体处在一种亚健康的状态,或者做或者处在一种极度疲劳的状态。所以说通过足跟痛的治疗,同时对你身体的气血进行调理,不仅治愈了足跟痛,还使身体处于一种 “满血状态,有助于你的健康水平的提高,有助于你尽快的摆脱亚健康的状态。

同时还可以配合中药熏洗治疗跟痛症,可以起到辅助治疗作用。

特色方法一:芎甲止痛散:川芎30g 穿山甲30g 冰片6g

用法:上述药物研末,制成合适的鞋垫数只,15天为1疗程或疼止停用,间隔1周再行下一疗程。

特色治疗处方二:红花30g 独活20g 透骨草20g 栀子30g

用法:将诸药放入水中(加水2000mL),煮沸30min即可,再加入米酯50ml于药液中。先用药液的热蒸气熏患足,等药液的温度适合时,再把患足放在药液中泡洗40min。药液温度下降时可加温再洗,熏洗2/日。

功用: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适应症:因外伤或骨刺引起的疼痛。

特色处方三

药用:草乌15g,川乌15g,附片30g,独活30g,桂枝10g,细辛9g,防风15g,当归30g,红花10g,川芎10g,赤芍15g

 

方法:将上述药物加入瓦罐中(最好使用小口瓦罐)加水至淹没药物8-10cm,武火煎熬,待药液沸腾后,改用文火,此时将患者患足足跟部置于瓦罐口上熏蒸,每次30-40分钟,12次。治疗期间,患者穿鞋应柔软、舒适。同时注意多休息,避免重体力劳动或跑步、远行等活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