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冬季,如何养生?

(2016-11-20 22:00:26)
标签:

冬三月

四气调神大论

分类: 医案医话

冬季,如何养生?

    《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讲:“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瘘厥,奉生者少。”

    这段文字讲述了冬季养生的基本原则就是“闭藏”。什么是“闭藏”?很好理解,闭就是封闭,藏就是藏起来,不外露。有些动物到了冬季就开始冬眠,龟缩在洞穴中不吃不喝,消耗很少的能量,度过漫长寒冷的冬天。这就是典型的“闭藏”。

    人也是这样。我记得,小时候,一到冬天,家家户户就开始用塑料布封窗户、封门,以抵制寒风的入侵。一到冬天,人们就穿上棉袄,带上棉帽,围上围巾,捂上口罩,把人体包了个严严实实。这不是把人藏起来了?

    为什么闭藏?主要还是为了防止寒邪的入侵,对人体造成损伤、伤及人体的阳气。

    水冰地坼是指水结成冰、地冻得裂纹,也即是 “入九”了,进入了一年中最为严寒季节。在这样寒冷的季节,一定要避免寒邪的侵袭,勿让寒邪损伤人体的阳气。白天阳光灿烂,温度上升,寒邪势微,一到晚上或者早晨,温度低,寒气重,因此就需要早卧晚起,等待日光出现,避免寒邪侵袭。冬季,如何养生?

    “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是说严寒冬季如何养神的问题。如何做到安神定志,如何做到恬淡虚无精神内守。冬天到了一年四季之末,不要有太多的欲望,使志若伏若匿。这一句要与“初三月……以使志生……”相对比,才好理解。如果有了私欲,就像已经满足,实质是安慰自己、自我调节,还是要让自己欲望平息。为什么在冬季要清心寡欲呢?因为冬天是个万物萧杀的季节,闭藏的季节,静息的季节,人们都猫在家里过冬,大街上连个人影都没有,你有欲望,没有任何人执行,如何完成?还不如趁机休养生息,以备来年春天再去实施。如果欲望太强烈,又不能实现,还会产生心肝之火,诱发热病或者来年春天发为温病。

    “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这句话是讲冬季取暖的问题。古人也知道取暖,而且取暖的技术也非常高超。当然没有现代的暖气空调之类的。唐朝白居易的《卖炭翁》写道“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那些官人门就把炭拉走取暖去了。明朝还有给京官的“炭贡”,就是取暖钱吧。但然,现在大部分城市家庭都能集中供暖。但是供暖时不要搞得太热,搞得太热,人也感到很不舒服,如果大冬天热得汗流浃背(泄皮肤),一方面是耗伤气血(使气亟夺),另一方面,出门后温差太大,人就很容易感冒。

    “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这是总结语。上面说的都是与冬季相应的养生之道,也就是闭藏。”

    “逆之则伤肾,春为瘘厥,奉生者少。”逆之就是如果违背闭藏的原则,不闭不藏,则出现寒邪侵袭,会伤及人体的筋骨,会伤及人体的根本,春天就会发生厥萎之病,人就不能按照春天的生长之令生长(奉生者少)。举个例子,如果树木冬季不用草苫子包起来,就可能会冻死,第二年春天就不会发芽生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