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声声慢与爱丽丝

(2023-02-11 15:34:59)
分类: 自言自语

我的生活,几无音乐,近来好些,偶听流行曲。


前些日子,朋友在群里发了一段音频,点开一听,惊为天籁。歌者名王优秀,歌名叫《声声慢》,惜乎不是全曲,只有开头两段,才二十秒。向朋友索要,朋友竟然也没有,说在朋友圈看到,很喜欢,就发群里共享。


女儿帮着找了一圈,原来王优秀不是原唱,这一小段是她发在抖音上的,就这么短。顺手也给我找来原唱版,一个叫崔开潮的男生演唱,也是填词者。唱得很不错,有味道,个人觉得略不如王优秀,也可能是先入为主。


这些年,最让人期待,就是中国风歌曲异军突起,优美的古风让人耳目一新。这首《声声慢》,让人想到李清照的《声声慢》,但歌词除了寻寻觅觅,点点滴滴,冷冷清清,几组叠字,其余似和词作无关。当然,也不必拘泥于一词一句,也许作者是写意的理解。更有可能,作者不是想表达声声慢词意,而是通过声声慢这首词,缅怀李清照。总之,不管与词作是否有关,都是首优秀作品,填词有意境,歌唱有味道。


以为是新歌,竟是好多年前的作品,汗颜。

 


十多年了,都是用《给爱丽丝》作手机玲声,曾有朋友调侃说:真浪漫。

也许是缘份,当初一听倾心,自此迷上这爱的心曲。开场“噔,噔”那段音符,像少男少女因爱而略带兴奋的心跳声。不强烈,但坚定,不激动,只细腻。完全符合我对爱的想像与期盼。


不久前,才偶尔知道,《给爱丽丝》还有我不知的故事。贝多芬一生未娶,四十岁那年,教名叫特雷莎的少女钢琴,特意为她创作了一首钢琴曲,曲谱上写着献给特雷莎。生前,贝多芬没有出版过这首钢琴曲,也没有公开演奏过,甚至自已也没留稿。四十年过去,曾年轻的特雷莎也去世了,在遗物中,发现了曲谱。可能时隔四十年,字迹有些模糊,又或者是编者看错,错写成献给爱丽丝。


世界名曲,差一点就湮没历史,要是特雷莎没有珍藏,要是没有被发现。无疑,贝多芬对特雷莎是有好感的,甚至有朦胧爱意,否则创作不出这样动人又饱含感情的乐曲。特雷莎也无疑很珍视这钢琴曲,也许她这一生弹奏最多的,就是这首献给特雷莎。


不知曾有多少动人乐曲,在这世界悄悄消失?《二泉映月》的创作者盲人阿炳,是位民间乐师,遗憾只来得及录下《二泉映月》就身故,其余只能随之而消散。

2023-02-08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元宵随想
后一篇:落花人独立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