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随想
(2023-02-05 12:22:28)分类: 散文随笔 |
东坡的《水调歌头》一出,评者以为余词尽废(共他中秋词),故中秋有苏月说法。说到元宵,就要让位给辛弃疾,《青玉案
》确夺元宵之冠:“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画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古人评一年之节,以上元为第一。上元节就是元宵节,定为第一,有几个优点是其他节日所无:高潮在晚上观灯,还是集体活动。彼夜男女老幼倾城看花灯,热闹情状,辛词就是最好呈现。宋之后,礼教大防,女子三步不出闺门,唯元宵可以自由看花灯,不亚于七夕鹊桥会。花灯偏这样美,烟火偏这样漂亮,如梦夜晚暗暗点燃多少少女少男女心,渴望邂逅,相会、甚至钟情。这是“风流”之夜,这是“风流”节日,这是中国情人节。七夕相会,毕竟在天上,还只限牛郎织女,唯元宵在人间,属于芸芸众生。
我生乡下,元宵放花灯,多半只城里有。长大后,节日氛围不复往昔,多虚以应境,私心向往,也只能于诗司中低回欣赏。好在少时候还有纸灯笼,折叠如纸片,拉展开来,就是漂亮小灯笼。笼底有蜡烛卡口,点燃特制小蜡烛,红光灿灿,染红小脸。圆月照纸灯,点点火流荧,自有一段风情。墟镇偶有商家在门前悬挂排排灯笼,灯笼垂下一纸片,那是灯迷。年幼的我,紧拉姐姐衣角,一脸期待姐姐的苦思冥想。猜中获赠小物礼,物虽微,然心大乐。
最令我心动,终归还是《生查子·元夕》: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花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青衫袖。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足抵万千情语,而此情此景此时,实难以言说。相信每人心底曾有类此深影,或曾烙下如火思慕。为偶却失孤,情何以堪,“不见去年人,泪湿青衫袖”,近似平淡,内里多少惊涛骇浪,无言凝噎。要不是辛词写景太美,反转让人惊艳,我真要许此第一。《生查子》多偏向欧阳修所作,也有意见认为是朱淑真的作品,私心许为朱词。无他,女性词人少之又少,不愿她们为世所忘。
多情应笑我,惯在别人故事里,歌笑无常,不是痴亦似痴。年轻时囿于得失,拍来方知人生难如意,相逢即是缘。帘外雨潺潺,不知来何时,不知何时歇,凭窗望,雨花带笑,风清拂脸。
2023-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