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走进以色列(6)宗教最美的圣城

(2007-01-23 09:48:41)

   

    车队离开了坦克博物馆向耶鲁撒冷驶去,下午四点左右抵达了耶鲁撒冷城外。在城外的高地上我们下车欣赏这座世界三大宗教的圣城。1947年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巴以分治决议时,耶鲁撒冷属于巴勒斯坦人的区域,如今这座城市是以色列的首都。

 

    蓝天下的耶鲁撒冷透视出一种凝重,也许是石材构成的建筑赋予了它这样的凝重感。这座石城最吸引我们视线的是一个金色的圆顶,这就是著名的奥玛清真寺,伊斯兰的三大圣地之一。这座清真寺建于公元前687年,是耶路撒冷的地标,不论从任何角度,你都能看见奥玛清真寺闪烁的光芒。因为这里是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升天的地方,因而成为伊斯兰教的圣地。

  

    对西方人而言,这里是耶稣传福音、背十字架、被钉死和复活的圣地,因此它吸引着千千万万的西方游客。

 

    而对于犹太人而言,三千年前,他们的先人大卫王建都于此。这个曾经光辉的犹太王国一直是流浪的犹太人梦想中的乐园。但几经战火,如今残留下只有著名的“哭墙”。“哭墙”是犹太教的圣殿的一断残恒,它象征犹太人的信仰和苦难。多少个世纪以来,流浪在世界各地的犹太人都会来到这座墙前低声祈祷,为本民族曾有的光荣和世事沧桑而哭泣。

 

    1897年,第一次犹太复国大会召开,号召世界各地的犹太人回到他们的故土,回到这座祖先的圣城,开始了以色列的建国之路。

 

    而耶鲁撒冷注定是一个宗教冲突的焦点,但它的神秘与神圣令世人向往。在介绍耶鲁撒冷的材料中我看到了这样的一段文字:“当约旦人占领哭墙时,仍允许犹太人进入祈祷。而今以色列占领了耶路撒冷,也依旧允许阿拉伯人前往清真寺膜拜。由此可见,宗教力量的崇高巨大,使得人性即使处于战争之中,仍能显现和平的一面。”

 

    宗教是什么?这个问题对中国人来说尤为困难。半个多世纪以来,我们在文化和信仰上的专断让我们对宗教有太多的误解。宗教应该是很美好的东西,否则它不会存在数千年,不会拥有如此众多的信徒。拥有信仰应该是很美好的事情,否则当今的我们不会因为信仰的缺失而如此浮躁。

 

    我到过世界上的许许多多基督教堂、伊斯兰清真寺和佛教寺院。在那里你能感受到宗教的圣洁,在跳动的烛光中你能感受到心灵上的平和。而在中国寺院的香光中,我更多感受到的是世俗和物欲。也许我们的民族真的需要一种信仰上的回归,需要一种沉淀和平和。

 

    以前曾有外国的军官问我是不是“communist”,相不相信“communism”。对许多西方人来说,这两个概念如同邪教。我当时的回答是:Communism是非常美好的东西,它意味着世界的和谐大同,人人安居乐业,至少是中国人传统中的理想社会。但我不是一个communist,我只是一个communist party member。因为在我看来,前者是一个信仰者,他为理解而献身,我崇拜那些有信仰的人,而我远没有那样的高尚和神圣。而后者只是一个组织的成员。许多人成为这个组织的成员是因为它可能给你带来机会、利益和权力。

 

    因为安全原因,以色列人没有安排我们去清真寺参观。而是安排我们参观了大屠杀纪念馆,去了解犹太民族经历的最重大的苦难。这里展示了德国纳粹党计划性地屠杀犹太民族的各种图片和文献。进入受难儿童纪念馆内,在幽暗的微光中,一个个白色的小灯在闪烁,如同一个个幼小的灵魂不得安眠。墙上有着死难儿童名字及照片,让人沉重得透不过气来。

 

    走出纪念馆,看到外面的绿树和蓝天,心情才明朗起来。

 

    此时已近黄昏。车队在耶鲁撒冷的老城里慢慢行驶,让我们体验这座充满了历史、宗教和苦难的城市。看到各色各样的人在古老的街道上漫步。

 

    夕阳西下,整个城市中笼罩在神圣的金色之中,真的很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