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科学数据分析,目前世界上现代建筑中,最坚固的当属英国建筑,平均寿命至少70年,美国50年,中国就不说了……(土地寿命最长才70年)。也是,上海外滩那些英国人造的房子,至今风韵犹存;法租界的房子多属民宅,小家碧玉,但内部结构总显得稍稍“松脆”了一些。
在朋友话题的带引下,今天带了孩子到1933老场坊看了看,苏州河边,地段划入虹口,里面法拉利车主会、以及一些欧美人凭兴趣开设的餐厅和设计工作室不少……总体商业味不浓——不是不想浓、是这个地段很难浓起来。这样反而正好,少了很多世俗的打扰。安静、小资和小市民情调浓郁。

1933年,由工部局出资兴建,著名英国设计师设计,中国当时的知名建筑营造商建造的上海工部局宰牲场在上海虹口区沙泾路正式建成。据史料记载,建造这个宰牲场光建筑和设备就花费白白银三百三十多万元,全部采用英国进口的混凝土结构,墙体厚约50公分,两层墙壁中间采用中空形式,在缺乏先进技术的30年代,巧妙利用物理原理实现温度控制,即时在炎热的夏天依然可以保持较低的温度,可见
这栋建筑当时工艺设计的前瞻性和先进性。


办公室和店铺开在里面,倒是别有情趣,但和商业成功与否基本无关。

混凝土的厚度无法用语言形容,据说至今没有修缮过。




斜坡是“牛道”,当初工部局宰杀的,给老外吃的牛就是从从这根道上被赶进屠宰车间的。地面也没有修缮过。


法拉利车友会边上的一个品牌请了一帮大学生业余模特在做宣传前的准备……

苏州河边,疏浚作业的工人在帮一个小孩打捞落水的遥控飞机。

火车厢连着一个意大利餐厅,不错,是那些喝茅台和五粮液不会来的地方,清静很多。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