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男足国家队在东亚四强赛上被中国男足零比零逼平,很多舆论和现场球迷一样,为主队喝倒彩,认为这是一个让现任教练冈田及时下台的好结果。这种幸灾乐祸的风格,以前并非日本民族的典型特征。
近几年了,随着日本经济连续低迷、国内就业情况的日益严峻,日本年轻一代的性格也出现了微妙的变化。就象现如今很多年轻人并不欢迎在自己的家乡举办奥运会等国际赛事一样,他们普遍关心的是自我,最烦外来的因素突然打搅自己也已习惯的生活和工作节奏。同时,很多年轻人也越来越感觉:所谓的一些国际大型赛事和活动,也就举办之前和举办当时给当地带来点热闹;举办之后,曲终人散,反而会迎来更大的寂寥和低迷。这种看破红尘的消极世界观,与当前中国举办奥运会和世博会时,学生们争先报名参加志愿者的现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日本的足球,在90年代后曾经达到过接近第一运动的热烈程度,但是,与传统的棒球相比,仍然属于二三流受到重视的运动。近年来,虽然NBA明星球队一直没到日本进行表演赛,但NBA骨子里强调个人英雄主义、以耐克、AND1等品牌和代言明星开路的美国化商业模式的推进,还是在日本起到了作用,很多年轻人转而喜欢篮球。确切地说,喜欢美国式篮球所表现出来的随意、自由和带些散漫的风格。对足球的兴趣,稍微有点下降。
日本人也知道点中国赌球的事情,了解中国状况的日本人觉得:目前中国的男足根本无法代表中国足球的最高水平。一个能出刘翔和姚明的国家,足球搞上去是迟早的事情。只不过,当大家都把足球当做赌球赢钱的道具的时候,最终的水平高低也就不具什么实际意义了。
日本民族也是崇洋媚外,这一点,其实韩国人也一样,只不过我们这里过多地宣传日韩两国国民的所谓“爱国情结”了。洋教头就是比土教练好的思维根深蒂固。
日本去年的年度汉字是“变”,连二战后一直执掌政权的自民党都下课了,难道冈田不该被动动吗?
因此,国足逼平日本、即便赢日本三个球,日本很多年轻人还是不会太悲伤:他们更关心在死气沉沉的环境中多点变化和新鲜的话题。某种程度上,真输给中国男足,他们才高兴,因为这样更能激起他们谈求轮球的激情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