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医疗队在进驻四川灾区后,队员对赶来要求他们摆姿势合影的记者发火:“你看我们象演唱组合吗?”日本医疗队和之前的日本救援队怀着一丝遗憾和怨气,那就是,他们原本以为都会被派往条件最艰苦的第一线,但最终,从机场接机开始,都把他们当熊猫式地“保护”起来,周转数圈后派遣到环境和条件并不太恶劣的地方去了。
在这次地震的外国救援队伍中,日本方面的表现是比较突出的,没有救出一人的救援队员回国后还保持着悲痛和自责的心情,按照一般日本民族的性格特点,我敢断定在稍后的日子里,队员中的部分人员可能会出现甚至比辞职更极端的自责行为。
日本朋友一直跟我说,由于日本是多地震国家,所以其救援救护队伍在救助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这次中国抗震救灾,日本救援队和救护队被派送的任务太轻松了,队员们普遍感觉大材小用。我解释说,中国的灾区情况特殊,语言交流问题外,可能在配套措施上达不到日本灾区环境的水平,中方很为国际救援人员的安全担心……日本朋友反驳说:虽然救援队和医疗队中有日本高级别公务员和医学教授兼博士,但一旦当他们接受了救援任务,他们就成了救灾支援的机器了,他们的荣誉和责任提升到与生命同样重要的地位,换言之,即便死在现场,也是光荣的,因为这是他们的职业,好比赛车场上职业赛车手的死亡一样……
我想,听到这个话,肯定有好事的人会联系到历史上“军国主义”(引申到这个民族曾经的对死的独特看法);但事实上,当今世界,正常思维的人,都对生命怀有无上的尊重;一个把拼命利用自己能力救助生命、维护生命的人,不管其表达方式如何,都应该受到尊重。至少,对比那个莎朗斯通和至今都无所反应的Dior总部,之前我们一直有点讨厌的日本人,这次的表现可以用可爱和可敬来形容。
现在外国人走在街道上,已经没有人围观了;中国也第一次接受外国的救灾援助。但是在对救援队伍的安排上,的确还存在过分照顾的嫌疑。房子已经倒了,死亡数字也在不断更新公布中,那么还有什么可以对世界保守的呢?让外国救援队到最困难的第一线,一方面可以替代一下已经累得连担架都抬不动的本国救援队员;另一方面的确可以学习到很多他国的救援经验(以备日后总结并丰富自己的救援手册),有什么不好?更何况,日本和俄罗斯等国的救援队伍和医疗队伍,曾经到过比中国(四川)更恶劣的、几乎缺乏基本救灾资源的国家工作过。
冰岛的比约克、美国的莎朗斯通……这些曾经在中国土地上被当作熊猫簇拥着的明星,实际表现还不如一只臭虫;有时候,你不把人家当熊猫,反而能赢得更多的尊重和理解。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