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娱乐 |
分类: 娱乐 |
韩浩月
演员杜淳在微博突爆粗口,指责某娱乐节目对其进行的报道涉及诽谤侮辱。据报道,节目中主持人称杜淳参加活动迟到了一小时,并且在被采访时耍大牌,只接受省级卫视采访,不接受地市级媒体采访。对此杜淳经纪人的回应是,活动约好的时间是12点,他们11点50就到了,“不接受地市级媒体采访”非他们团队所说,而是负责组织活动的广告公司说的。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至于谁的说法更可信,类似事件向来是没有所谓真相的,因为娱乐圈的这些争论,在外人看来本来就是鸡毛蒜皮,还没严重到相互发律师函的地步。明星提前到场候场是有职业道德,迟到则是对所有人的不尊重。至于不接受地市级媒体采访,好像杜淳的知名度还没大牌到这个地步,明星都是喜欢曝光率的,地市级媒体也是媒体啊。
但有一点杜淳显然是不对的,即不该在微博大爆粗口,作为有着不少粉丝的公众人物,爆粗口虽会被粉丝称为有“真性情”,但在非粉丝们看来,却是有辱斯文的一件事。不过,由杜淳爆粗口倒是可以看到艺人与娱乐节目久而存之的复杂关系,他们之间即彼此需要,又互有排斥,即是鱼与水的关系,又是火与冰的关系,可以形象地称之为“欢喜冤家”。
近年来艺人与娱乐节目率闹风波,比如韩庚在录制一档娱乐节目时突然中断离场,希望节目尊重艺人,汤镇业在录制节目时被提及与翁美玲有关的问题感觉旧伤疤被揭拂袖而去……究其原因,很好理解,艺人成名后多自我意识过剩,会不知觉地对自我存在进行放大,但为了宣传,很多艺人还是能够忍气吞声甚至装作一副达观豁然的样子,但在被触及敏感问题时,也会跳起来,回归普通人,甚至进行反击。
作为娱乐节目呢?偏偏喜欢挑战艺人的弱点,在错误娱乐理念的引导下,一些娱乐节目开始像陈凯歌新片《搜索》中的女记者一样,只为追求轰动性,而对艺人言行进行片面的报道,从而激发矛盾,导致与艺人形成紧张关系。艺人与娱乐媒体,都是有话语权的,但彼此要懂得珍惜这个话语权,能在互相尊重的基础上进行谈话,谁也别抹黑谁。
不过,就眼下娱乐圈与娱乐媒体一地鸡毛的混乱状况看,互相尊重只能是个良好的愿望,娱乐新闻的可信程度已经降至最低点了,所以,一旦艺人与娱乐媒体开始彬彬有礼,观众会不会感觉有点不适应?
前一篇:水泥锥是城市的防卫之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