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娱乐 |
分类: 娱乐 |
韩浩月
2月24日,《国王的演讲》登陆国内大银幕,去年的这个时候,它荣获第83届奥斯卡奖12项提名,最终勇夺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原创电影剧本、最佳男主角4座小金人。据媒体统计,自《泰坦尼克号》1998年国内公映迄今,能通过银幕与国内观众见面的奥斯卡最佳影片寥寥无几,最近的一部奥斯卡“最佳影片”是2009年的《贫民窟的百万富翁》。所以,《国王》的到来还是一件能令影迷感到欣慰的事情,虽然很多人已经通过网络渠道观看过它。
能同步看到好莱坞大片,对观众来说已经不新鲜的,但获得奥斯卡大奖的电影为何迟迟不能引进到国内,这让人想不通。如果说,奥斯卡获奖电影是带着价值观来的,那么好莱坞大片也一样有曾被我们排斥的价值观,难道就因为后者多喜欢卖弄肌肉而很少贩卖思想?《国王》的引进,应当无阻力,因为它是一部强调友情、带有励志色彩的感人电影,因此它的迟到很有可能是技术原因而非被审查挡在门外。
有一种说法是,为《国王的演讲》进行中文配音,耽搁了它的公映日期,留意了一下它的译制单位,是想当然的上海电影译制厂,这家几成中国电影活古董的电影厂牌,近年虽有落寞之势,但仍然对配音艺术有着努力和坚持。在看多了原音字幕电影后,听中文配音的确要有一定的适应时间,但《国王的演讲》中文配音,还是能快速地把观众带进故事情境中去,为乔治六世配音的张欣有出色的发挥,在国王骂脏话以练习发音、战前演讲等几个高潮戏中,让人物灵魂通过中文传递到了观众耳朵里。
关于这部电影的影评已经有很多,它的精彩已经无需多说,这么一个简单的故事,拍得如此打动人心,在于它对人物内心敏锐的捕捉,对平等意识的自然而然的强调,以及对每个细节的掌控。对于其主演科林·费尔斯“神级的演技”评价虽有些夸张,但影片在立意、节奏、情绪、氛围等诸多方面所体现出来的高水平,值得反复鉴赏。比影迷更应该去银幕再次体验该片魅力的,当是一些影视从业者,它可以当成一部拍片教材来看。
在《国王》公映的前几天,有一个令人玩味的新闻,中国政府已同意将在每年20部海外分账电影的配额之外增加14部分账电影的名额,票房分账比例也将由此前的13%提高到25%。这意味着中国电影市场大门的打开幅度再次扩大,在此新闻背景下,《国王》在中国的上映,带有了探路者的象征,上映时间推迟的国外佳片能否在国内获得高票房?中文配音电影能否借电影配额增加的机会再现魅力?引进电影的类型是否会更加多元?在国外佳片的挤压下,国内电影将如何应对?这些问题在“国王”“演讲”完之后,都会有或清晰或模糊的答案。
2月26日,第84届奥斯卡将在洛杉矶举行颁奖礼,随着媒体报道的增多,《艺术家》、《雨果》等片名逐渐为中国观众所熟悉,这些电影什么时候可以引进国内,成为影迷关心的事情,一个好消息是,获得本届奥斯卡6项提名的斯皮尔伯格作品《战马》,将会在本月28日与中国观众见面,《战马》也成为紧随《国王的演讲》之后打“奥斯卡牌”的引进片,一个可期的局面已经展现在眼前,即在不远的将来,将会有更多包括奥斯卡获奖电影在内的国外佳作,会涌进中国,而繁荣的中国电影市场,也必因这些电影的加入而加快优胜劣汰,唯质量说话的电影时代将要真正拉开帷幕。
前一篇:隐居很奢侈,归隐需谨慎
后一篇:《战马》为何失意奥斯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