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评审“烂剧本”,专家手伸得太长了

(2011-12-22 10:53:19)
标签:

杂谈

分类: 时事


韩浩月
 
    据北京市广播电影电视局政策法规处处长、首都影视产业联盟秘书长李伟透露,明年将启动成立联盟的专家评审机构,该机构将负责第一时间审核剧本,“烂剧本”将不予投拍影视剧。

 

中国影视剧罕见精品,和剧本质量不过关有一定关系,观众对某部电影不满,也常从剧本上挑硬伤。于是,传说中明年将要成立的“专家评审机构”,就跃跃欲试起来,自作主张地要从源头上解决问题,对剧本进行审核,还做出了“不允许投资拍摄”烂剧本的表态,从此中国的影视剧创作者,又多了一个“婆婆”。

 

只是,这个“婆婆”是否有权力审核编剧的剧本十分可疑。按照通常的理解,“专家评审机构”的领导单位是“首都影视产业联盟”,而“联盟”虽带有官方指导的性质,但本质上却是个行业组织,所以,“机构”所能审核的剧本,只能局限于加入“联盟”的行业单位,其他没加入“组织”的剧本创作者,可以完全无视该“机构”的存在。

 

即便是“联盟”成员单位,要不要把剧本交给“机构”审核,也要有一个自愿原则。“联盟”虽有行业发言权,但毕竟是个服务组织,参与单位加入“联盟”,为的是寻找机会、互惠互利,并且在自身权益受到损害时,能有个撑腰的。如果非得强制成员单位的剧本都得交给“机构”审核,那么几乎可以确定的是,“联盟”这个婆婆的手伸得太长,直接伸到人家被窝里了。

 

再说了,剧本是“优质”还是“烂”,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比如姜文的《太阳照常升起》,喜欢的人觉得这部电影的剧本非常棒,而看不懂的人则大骂剧本烂。仅凭“机构”一些专家们的一面之词,就给一部剧本贴上“烂”的标签,这是对剧作者最大的不尊重。

 

剧本是好是坏,市场自然会慢慢建立它的淘汰机制,目前这种淘汰机制的功能正在发挥作用,好的编剧的身价在提升,好的编剧作品得到更多知名导演和投资机构的重视,影视剧质量评价体系的建立和完善,需要经历市场优胜劣汰这个环节,而剧本评审机构的出现,试图把市场取而代之,是很不明智的行为,文艺创作重在自由探索、多方尝试,一旦创作者为了迎合评审机构专家们的口味而创作,那才是中国影视剧厄运的开始。

 

不过,“专家评审机构”的存在也不是一无是处,它还有一个作用是“发现好本子”,并且把好本子推荐给最合适制作的投资者。无论什么时候,举荐贤能的事情总是会锦上添花的,而像评审“烂剧本”这种带有制衡色彩的越权行为,还是不要去做为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