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韩浩月
韩浩月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9,926
  • 关注人气:14,54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仅仅向“钱”看是拍不出好电影的

(2010-04-29 09:14:43)
标签:

娱乐

国产电影

票房

选手

我要拍电影

分类: 娱乐

韩浩月

 

全民导演选秀活动“我要拍电影”进展迅速,日前十强选手已经从8000多位报名者中胜出,一千万的电影投资在前面向他们招手。一千万在北京四环内顶多买套像样点的房子,但对初出茅庐的新人导演们来说,却是一笔巨资。或许是受活动主旨以及选手们的感染,“我要拍电影”的几位评委也纷纷向“钱”看,把选手与市场的契合度当成考量其发展前景的重要标准。

 

“我要拍电影”评委之一谭飞表示,他看重选手处理电影投资与回报关系的能力。对此其他评委们的也观点一致,是否具备过硬的导演基本功和潜在的票房号召力,决定了一名选手究竟能走多远。作为一项彻头彻尾的商业活动,“我要拍电影”的目的性到这个时候已经显露无遗了,这个活动很可能面临如此境遇:真正的电影高手不屑或无暇于参加选秀,热衷于抢夺千万拍摄资金的选手中间,又找不出集“德智体美劳”为一体的全面型。

 

“我要拍电影”想获得成功的唯一途径是,选出一位黑马出来,像当年拍《疯狂的石头》的宁浩那样,但选李宇春易,选电影导演难。如果选不出来,那么这项活动尚不失体面的收场方式是,尽量洗净商业味,进行一场反市场的导演遴选,虽然可能选出一批张元、张杨、王小帅的徒弟,但好歹强过选出一堆一瓶子不满半瓶子咣当的业余导演,顺便还能捎带着赚些正电影界风向的美誉。

 

要求新导演有敏感的市场意识和潜在的票房号召力,在现在的电影环境下似乎有着无可挑剔的“正确性”,因为无论在政府文化管理部门、业界还是观众那里,“票房”几乎成为电影成功与否的代名词。但有一点需要特别提醒那些有志于在院线上大把虏获钞票的人:市场无规则,入行需谨慎。国产电影的市场化运行时间不成,成熟的制作模式甚至连雏形都没形成,包括一些名导演在内,挑选题材时都带着“蒙一把”的心理。很多电影投资人和创作者为了保险起见,只好用重拍经典和跟风模仿的做法降低风险,但这样恰恰又造就观众产生厌烦心理,形成了一轮轮的恶性循环,如果不是这两年电影成为城市中相对较低的娱乐消费,国产电影早就崩盘了。

 

即便有强大的观众群体支撑,如果一味强调向“钱”看,国产电影也很难真正成长起来,与进口片对抗。把观众吸引进影院,是新老导演们的责任,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电影人还要老老实实玩点真功夫。市场化与电影质量不是一个矛盾体,契合度理想的市场化,还是一部好电影不可或缺的构成元素,但在追求市场化的同时,不应厚此薄彼,将电影的灵魂弃之一旁,要知道,仅仅向“钱”看是拍不出好电影的,说拍电影要有点“艺术追求”显得有点俗,但真正能留名影史的作品,能让人记得的,有几部是因为它的票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