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0场专题会治得了党员发黄色短信吗?
(2009-08-05 09:15:15)
标签:
黄短信红头文件党员干部专题讨论深泽县杂谈 |
分类: 时事 |
韩浩月
河北深泽县部分党员干部对在手机上流传的黄段子等低俗信息不但不抵制,甚至还热衷于编辑、留存和传播,针对这种现象深泽县纪委专门出台红头文件进行打击,为领会红头文件的精神,当地已组织480多场专题讨论会学习。( 8月4日《新京报》)
480多场专题讨论会!即便这是在全县200多个基层党组织和6万余名党员中间举行的,这个数字也够吓人的。按照平均数字计算,深泽县每个基层党组织要为这个文件展开2次以上的讨论会,按照每次讨论会两个小时计算,深泽县的公务员们把整整近千小时可以为人民服务的时间,浪费在了一桩十分无聊的小事身上。
之所以说深泽县开会讨论黄短信属于浪费时间的无聊行为,是因为这样的形式根本起不到任何打击作用,报道说深泽县还制定了一些具体的打击措施,比如开设了专线举报电话,建立健全曝光谴责机制和通报表扬机制,这样的措施貌似严厉,其实非常可笑——互发黄短信的干部们一般不会互相举报,那么唯一有举报可能的老百姓,哪一位有机会看到干部手机上的短信?哪一位干部会主动将黄短信保留在手机上等待有人查证、保存证据并拨打举报热线?建立曝光谴责机制虽有走形式嫌疑倒也可以理解,让人想不明白的是,通报表扬机制建立的目的是什么?表扬那些回头是岸不再发黄短信的好干部?还是奖励那些不参与发黄短信的干部?
在讲到红头文件下发后的效果时,赵军民称,“目前还在动员学习阶段,尚没有接到举报。”目前没有接到举报,以后会不会接到举报结果其实很容易想到,除了面临无人举报的这个尴尬事实外,被举报的干部如果要求对自己手机上的短信进行“颜色鉴别”时,哪个单位和哪个个人可以一锤定音认定该条短信是绿色、黄色还是光怪陆离斑斓色的?如果对一条有争议“黄短信”的拥有者进行曝光和惩戒,是不是也涉嫌侵犯干部作为公民的信息自由?
党员干部在开会时互相传播与工作无关的短信,属于视严肃认真的工作会议为儿戏,针对此事专门召开声势浩大的专题讨论会,属于浪费纳税人的钱财和赋予的职责在做一件无聊的事。这两种行为,都有悖党员干部的形象。一些党员干部平时忙于K歌、洗脚、喝酒、交际,基层党组织如果能从这个更容易监督和管理的层面下手,把党性党风提高上去,互发黄短信的行为也很有可能便不禁自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