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遗之前要先还麻将清白身
(2008-11-24 11:20:29)
标签:
麻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美学思想江选旗杂谈 |
分类: 时事 |
韩浩月
“麻将申遗(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如果我们不加紧做,就会被日本人抢在前面。”中国世界民族文化交流促进会麻将文化交流中心主任江选旗先生透露,麻将虽然首度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未果,但这决不会影响他们致力于此事的信心。
在某网站进行的调查中,有高达80%以上的网民认为,“麻将是中华民族独创的古老益智游戏,文化内涵丰富,被誉为国粹”,因此他们赞成麻将申遗。不得不感谢媒体的报道给我们上了一趟麻将文化普及课,通过学者的介绍,方了解到我们祖传下来的麻将,文化内涵居然如此丰富,“涉及数学、逻辑学、统计学、心理学、博弈论、思维定势分析、智力开发等众多智慧。麻将牌制作中的图案设计、工艺设计、选材设计等等都蕴含丰富美学思想。”一言而蔽之,麻将“浑身上下都是宝”。
麻将是一种文化不假,但在学者和民间那里,却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文化。身处民间我们所了解地是,麻将是行贿工具,打麻将故意输钱给领导和客户,是一种不着痕迹的公关秒招。麻将是一种让人意志消沉的东西,常被列为“黄、赌、毒”中的代表活动之一,常被我公安人员围剿。当然,更多时候它是“小赌怡情”的工具,遍布居民区四周有一种娱乐场所叫“棋牌室”,可是通常里面只闻一片麻将声,而少见其他棋牌游戏。
江选旗先生已经将麻将申遗的主要原因说的再明白不过,因为如果我们不加紧做,就会被日本人抢在前面。这种说法我们并不陌生,前几年也有民俗专家说过,如果我们不加紧申请端午节,就会被韩国人抢去。为何我们的文化遗产总是要等到别人抢注时才会重视?这次麻将申遗,相关学者和部门强调的是麻将的竞技功能,可任何一个人都明明白白地知道:一旦麻将失去了“小赌怡情”的功能,它的活力甚至魅力便会立即被摧毁掉大半。强化麻将在益智方面的作用,弱化麻将容易导致人产生依赖心理的不良一面,需要漫长的一段时间来进行引导,在麻将文化暂时还没恢复到古人发明麻将的本意之前,还是暂缓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好。
据了解,麻将要想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首先要申报列入国家批准的名录,而在今年已公布的国家级名录中,2300多个项目中,并没有麻将的名字,由此可见,比麻将更值得申遗的项目还有很多很多。既然目前暂时排不上号,不妨从现在开始做起,从最基本的能体现麻将美学思想的外观设计做起,先让麻将具备艺术品的外形,别让世面上流行的都是那种一水儿的塑料麻将。再去宣传推广麻将所蕴涵的各种学科知识,最好麻将爱好者们先以身作则,玩麻将的时候只许从数学概率、心理学研究等层面进行思考,不得有任何歪门邪念产生。最好,相关部门千万不要忘记协同打击围绕麻将产生的“透视麻将”“扫描麻将”“万能包赢一体麻将”等有违麻将公平竞技精神、甚至非法的行为,以还麻将一个清白身。
“打我们的麻将,让日本人申遗去吧”,这种声音才是对麻将申遗最为平和的反应,不把麻将申遗提升到多么高的文化高度上来,自然就不会为有可能麻将被日本人抢先申请而显得如此痛心疾首。据说美国也有不少麻将组织,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全美麻将联盟”拥有50万名会员,而且人家是正儿八经把打麻将当作智力培养来对待的,要论申遗,美国人倒是日本人的有力竞争对手。作为中国人,对此不妨一笑而过,常说中国文化要多走出去影响别国人民,麻将不就是一个很好的文化使者么?
后一篇:勿用学者标准来要求时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