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和批评家
(2008-07-16 11:12:26)
标签:
批评家作家文学批评文化 |
分类: 文化 |
1,你在写作,但更多的身份以文化批评居多。在你眼里,你认为中国当代最好的作家是谁?请把名字写出来。如果你觉得没有,那你认为,一个好的作家应该具有什么样的使命和品质?
个人认为中国当代最好的作家是余华,尽管他写过令我部分喜欢但整体又感到厌烦的《兄弟》。他的前期作品《在细雨中呼喊》《活着》《许三观卖血记》,有一种特殊的力量在打动着我,他的作品有一种活生生的撕裂感,以及个人体验和社会脉动混合为一体传达出的疼痛感,这种真实感是很多中国作家达不到的。
通常的说法是一个好的作家要为脚下的土地写作,要为人民写作,实际上这样的宏大使命已经压得很多作家喘不过气来。一个好的作家首先要为自己写作,表达好自己,在此基础上才能外观世界,再用外界投射过来的信息来辩认、检讨和反思自己。一个作家最应该具备的品质是“悲悯”。
没有任何烦扰。善意的批评首先要强调的是真诚,其次真诚,最后还是真诚。只要怀有诚恳之心,文学批评就不会为个人喜好偏离客观公正的航线。真诚的批评,无论是作家还是读者都可以感受得到、接受得了,也会使批评者被放到一个可以被信任和尊重的位置上。
作家和批评家还各自怀有敌意,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隔阂。作家的清高让他们常发出这样的感慨,“我们辛辛苦苦写几十万字凭什么需要你们用几千字来定论?”,过于珍视自己的羽毛,也让作家容不下批评家对他们的作品指手划脚。批评家的问题是,太爱把自己当回事,评论起来往往先由个人主见出发,偏听偏信,缺乏对作家的系统研究和全面认识,缺乏及时、灵动、深入的评判技巧。
大多数批评家对新兴文学类型都还保持着矜持的审视心理,对于已经出现的一些关于新兴文学类型的批评,并非批评家主动介入发言,而是由出版商推动进行的,这种批评怪圈存在不是一天两天了。我认同文学批评家视野狭窄且迟钝、傲慢的说法。想开展文学批评,批评家首先要有自我批评的意识。作家和批评家是共进退的,这两个群体,不能好得像哥们,批评家成了表扬家。也不能互相瞧不上,互相沟通、言无不尽是两个群体相处的理想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