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韩浩月
近日,一位名字叫“东鹏笑娱”的网友在博客发表的一篇文章,成了一些报纸娱乐版面的消息来源。这篇文章的题目叫《内地“零票房”四大导演》,矛盾直接对准贾樟柯、王小帅、王全安、田壮壮这四位颇有名望的导演,认为他们不断刷新内地电影票房的最低记录,让投资人的钱“打了水漂”。不是媒体的权威评选,也不代表影迷的一致意见,这篇博客之所以引起媒体注意,恐怕还是“零票房导演”这个富有“创造性”的提法。
演员选择不对影片,出演了不合自己风格的电影,会被成为“票房毒药”,妮可·基德曼,珍妮弗·洛佩兹,巩俐,赵薇等等都曾背负着这一对演员自信心而言有着致命打击的称谓。“零票房导演”的说法比“票房毒药”有着更强烈的刺激性,尤其对贾樟柯等而言,他们或有中国电影“未来希望”之称,或有中国电影“中流砥柱”之誉,虽然在票房上一直不甚理想,但“零票房”的说法也稍显极端了些。
据媒体的统计,四位导演近期的作品投资与票房回报的确不成比例,田壮壮的《吴清源》投资4000万,最终收益不超过30万元,如果都是这种投资回报比的话,即便严格上讲不能用“零票房”来形容,也算惨不忍睹了。在国内,商业片和艺术电影正在朝着两个极端的方向走去,做商业片,起码可以保证不赔钱或少赔钱,做艺术片,指定赔钱而且不能预料会赔多少钱,这导致大批导演宁肯跟风拍摄商业类型电影,也不愿意轻易尝试艺术片这枚“苦果”,而艺术片导演呢?似乎又习惯了“苦果”的滋味,死活不肯向商业低头。像姜文《阳光灿烂的日子》那样既有艺术品格又有票房收入的电影少之又少。
艺术电影在国际上屡屡获奖,国内精英媒体对之也呵护有加,不遗余力的帮助宣传,但票房却一直未见起色。商业片导演瞧不上艺术片导演,以票房论英雄,艺术片导演则针锋相对,认为商业片垄断了太多的院线资源,在一次次的口舌之争中,艺术片导演赢得了舆论的支持和同情,但对艺术电影的生存现状却没有太大改观,大片照样风光,艺术片照样寂寥。许是习惯了在暗夜前行,艺术片导演一直没有摆脱地下电影的心态,对于观众为何不买帐反思的不够,相反却在固执的道路上,离艺术片翻身成为主流电影的道路渐行渐远。包括此次四导演对“零票房”说法或“无聊”或“荣幸”的回应,都显示出我行我素的一贯风格。
对于艺术片导演或固执或我行我素的风格,从私下而言,我是持欣赏态度的,很多影迷可能会对此抱有同样态度,因为他们的坚持,才会让我们看到未来中国电影的希望,看到艺术电影从商业大片中杀出来的一种可能。但将艺术片票房不好归之于观众水平不高、档期安排不好等外部因素,却是值得艺术片导演反思的。如果“票房好的电影也不见得是好电影”的说法成立,那么“票房不好的电影不排除是差电影”的反驳也有其道理,票房虽然不是衡量一部电影的优劣的唯一标准,但它的确是其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因为票房就是观众手中的“选票”,可以批评观众眼光不准,但不能否定他们将“选票”投给谁。文艺片导演的票房可能暂时要容忍票房上的“零”,但在艺术追求上不能以“零”为傲,观众是消费者,你可以用优秀的作品去改变观众,却不能要求观众改变自己去适应你的电影。
艺术片要拿出自己的诚意来说服观众,田壮壮说他的电影是拍给一百年后的电影观众看到,可作为这一代的影迷,我们等不了那么长时间。少一些呕气,多一些面对现实的勇气,或许这对艺术片导演来说才是目前需要解决的心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