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删除是种暴力行为

(2007-05-06 18:35:14)
分类: 随笔

文/韩浩月


 

    很多人有这样的习惯:每次在电脑上删除废弃的文件,总要把“回收站”中的“废品”清空才能安心工作。我不是心理学家,想不通其中的缘由,大概和一些有洁癖的人一天要无数次洗手一样,清空“回收站”是能起到一种心理暗示作用,做完这项工作,便可以心无旁虑,不完成这一环节,心头好像就像压了块石头,老惦记在那里。


    众所周知,喜欢乱删文件的后果是,往往会把有用的东西删掉,这时如果你没清空回收站,会很幸运也很简单地将之寻找回来,那种欣喜,不亚于与心爱之人、心爱之物破镜重圆。把删除的东西在回收站保留一段时间,这是聪明人的做法,这种人的做事风格通常谨慎缜密,较少犯错误。但与之对应的另外一种人,就显得过于决绝了——他们选择删除文件的方法是,按住Shift键然后Delete直接删除,往往在手指敲下的那一瞬间,心中一凉,突然想起原来这个被删除的文件可能有着极大的用处。世上没有卖后悔药的,即使有,也救不了这些把删除当成爱好的人。


    
不得不承认,我也是有这个毛病的人,而且尤甚,别人可能删除的是几个文件,我喜欢格式化C盘重装系统,删除得白茫茫大地真干净。人在江湖漂,哪能不挨刀,终于在帮一位朋友重装系统的时候,我选择了出厂设置,把她保存在电脑各个分区的文件一个没留的清除掉了。这些文件包括,数百万字的小说底稿,翻译完成还没出版的译文,数千张从各地拍摄回来的珍贵图片……更要命的是,这些文件没有备份。她知道这个噩耗是在午饭时,眼泪当即吧哒吧哒地掉了下来。后来在高人的遥控指挥下,利用一个软件把那些文件一一找回了,但从此也留下后遗症,再也不轻易重装系统了。


    删除看似简单,其实背后有着极为复杂的事情。人为什么喜欢删除,包括办公室的废纸都要用专门的碎纸机绞成雪花状,这可能和被删除的文件与这些文件的拥有者有着利弊关系。尤其是在这个隐私被大肆偷窥、电脑病毒无孔不入的时代,如果真有一些保存下来可能有损自身利益的文件,那么它与我们告别的最好方式便是粉身碎骨。比电脑更私密的是人脑,除非遭到刑讯、迷毒,人脑通常不会出卖主人,但人脑比不上电脑的一点是,人脑的容量虽然同样巨大,但还偏重于思想和精神活动,对于物质性的存储,难以和电脑匹敌。更可怕的是,人脑更擅长遗忘,你越想拼命记得的东西,却发现某一天被自己不经意地遗忘了——遗忘是另一种删除方式,这种删除更残酷,更无可挽回。


   
不知道把自己的电脑整理得干干净净的人,是不是在生活中也有条有理,可以花几个小时把电脑修整的顺畅无比,会不会也花几个小时把家或办公室彻底清扫一番?我看这两者之间有一定的联系,但不见得是必然的联系。因为删除很简单,打扫却很复杂。人们之所以不厌其烦的删除,也许和内心的某种不安全感有关系。翻翻历史书,你会发现一系列的大事件都离不开删除,比如利用焚书在思想文化上进行专制统治,比如宫廷争斗引发的清洗行为,比如世界范围内的种族灭绝惨剧,从根子上看,都是由于统治者或篡权者内心深处的不安全感造成的。所以说,删除有时候也是种暴力行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