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韩浩月
作为“平民娱乐时代的到来”的一个标志,去年沸腾一时的超级女声成为全民关注的一个娱乐大事件。在恋恋不舍地收看完年终总决选之后,人们开始担心,有了“收视率是万恶之源”和舆论不利一面的重压,2006年超级女声是否会继续举办下去。最近这个疑问有了答案,据《新X报》报道,2006年超级女声将由原班人马打造,确切消息随即便会公布。报道还称,“有关2006年超级女声的活动计划,已得到广电总局初步肯定。”这可以充分证实,湖南卫视在殚精竭虑地运作一段时间之后,超级女声节目几乎以起死回生的方式再次出现在大众面前。
这是个好消息。对于希望借这个节目复制李宇春走红模式的女孩们来说,她们又多了一个做梦的机会;对于广大被劣质电视剧和无聊综艺节目折磨得烦不胜烦的上班族和普通百姓来说,也多了一个周五下班之后匆忙往家赶的理由。同时,那些或对超级女声持批评态度的专家或是坚持认为“超级女声是民主意识觉醒”学者,都会乐意看到超女继续出现在电视上,毕竟这比超级女声惨遭彻底封杀要好得多。去年超级女声利用不足够透明的短信平台敛财、误导少男少女们价值取向,是被舆论诟病最多的地方,今年是否能够改进,还有待主办方的理性认识和合理操作,效果如何需要进一步的考证。之所以全面认定这是个好消息,是因为这个节目能继续办下去的表面意义已不在于它能赚多少钱,能再批量生产多少明星,而是它的继续存活给了我们这样一个信心:我们的娱乐正在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对待2006年的超级女声,主办方明显小心翼翼了许多,为此还专门成立了“创新研究中心”,对赛区设置、评委选择、互动形式进行一定程度的创新,并表了“跨地域合作一定严格遵守上级主管的规定”的决心。去年我曾撰文批评超级女声直播海选过程让海选选手出丑是一种恶俗行为,但的的确确是这一环节为以后超级女声的火爆作了良好的铺垫。不知道今年的“创新研究中心”是否能把这个环节“创新”去掉,但基本可以肯定的是,有了“严格遵守上级主管的规定”这条绳索,新的超级女声不会再像去年那样引起巨大的争议,自然也不会再引起那么巨大的轰动效应。
湖南卫视是一个运转机制灵活的平台,加上去年的经验,今年超级女声的收视率不会低。但高收视率并不见得能使超级女声重现去年的辉煌,被过度开发利用已经损伤了这个品牌的形象和价值。超女演唱会的运作失败,证明了没有原创作品的超女底气是多么的不足;李宇春认养大熊猫被认为是“愚蠢的一次炒作”;上届超级女声散伙后,最后获奖的十位选手多落入演艺公司之手,为了借超女余威再捞一把,这些公司不择手段地榨取每一分可以从超女身上榨出来的钱财。在刚出炉不久的“2006福布斯中国名人榜”公布的名人收入中,李宇春以1000万名列第六名,另三位超女散落其后,创收也不菲。从榜单就可以看出,超女的“虚火”有多旺了。试想一下,假如2006年超女选秀再塞给市场10位新人,还容纳得下吗,粉丝们的荷包还支撑得住吗?
有四年历史《美国偶像》是超级女声的模仿对象,这档由福克斯电视台制作的娱乐节目已成了美国文化的一部分,选手的一举一动、衣装服饰都是年轻人追逐效仿的时尚。但与《美国偶像》单纯以盈利为目的不同的是,超级女声在中国却不得不承载许多娱乐之外的东西,这使得这个节目怎么看都点走味变形。还是那句老话,“人民需要娱乐”。节目要看,缺点要提,想真正成为一档符合中国国情的大众化、平民化的娱乐节目,还有待主办方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最好能皆大欢喜。想唱就唱是超级女声的口号,至于今年会不会唱得漂亮,观众还得“抓紧时间慢慢等着看。”
前一篇:都市里的蜻蜓
后一篇:批改一下白烨先生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