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看完了王小帅的电影碟片《二弟》,家中还有他的另一个片子《扁担姑娘》待看,加上之前看过的《十七岁的单车》,王小帅的电影几乎都看过了。有一部能吸引自己的片子等待着去看,感觉真不错,我想就是因为这个缘故,才有许多人花费巨资买了大堆的、永远也不会看完的碟片堆放在家里。有阵子我也犯过这个毛病,后来强行着戒了。但是看到网上有卖王小帅的片子,还是毫不犹豫地订了下来。能让我掏钱的,恐怕只有第六代了。
网上对第六代有着这样那样的批评,包括章子怡都说,“第六代导演有点过于追求自我”,这傻妞,真敢说话啊,她知道啥叫“自我”吗。不过,连章子怡都能对第六代指手画脚了,可见这帮哥们混得不咋地,我曾经期望第六代中出现一个黑泽明或者斯蒂文·斯皮尔伯格这样的导演,实在不成张艺谋那样的也行,堵堵Y们的嘴。现在这个愿望不是那么强烈了,本身这个要求就属于非分之想,喜欢这种风格的电影,就径直欣赏去,就要有小众们的胸怀,就要承认自己孤僻、邪门、闷、无趣……何必苦求一个NB导演给自己撑门面?
《二弟》如我看之前想象的一样,节奏缓慢,有着刻意制作的属于那个年份的背景音。二弟是个偷渡到美国偷渡客,在饭馆刷盘子上了饭馆老板的女儿,生了个儿子。二弟是个混混,偏偏中国男人那种惜根如命的德性严重,被丈母爹告发移民局遣返回乡后还一心想带儿子去父母坟前烧香。二弟的大哥是我喜欢的一个角色,这个敢暴踹二弟的家伙轻而易举地把侄子弄到了家,并敢于在警察找上门的时候拿菜刀去劈警察。剧团里唱戏的一个姑娘喜欢上了闷的一个屁也不放的二弟,卷了团长的钱要根二弟再次偷渡,尽管二弟偷渡的主要原因是因为他的儿子被丈母爹带到了国外。这是一部关于爱和纠缠的电影。没错,没有纠缠就没有爱。
贾樟柯的能找到的电影全部看过了,《站台》、《小武》、《任逍遥》、《世界》,甚至包括他制作的一个短小的博客电影也没放过,看过多次,我承认自己迷恋其中。看了王小帅的电影,我惊讶地想,贾和王在电影审美上简直是一个娘生的,台湾的候孝贤、蔡明亮就是他们的表叔或表哥。我为内地和台湾能有这么几个导演而感到庆幸,他们让我在为国外经典电影击掌的时候不至于太过自卑,在我心目中,《站台》、《十七岁的单车》都是大片,都将是我的观影史上排名前十的作品。感谢贾樟柯、王小帅们,他们让我们这个年代的人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电影,找到了以电影形式出现的自己,看见自己过去的影子在银幕上走来走去。
前一篇:关于博客和《博客生活》杂志
后一篇:1992年秋天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