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博客和《博客生活》杂志

(2005-09-28 14:37:20)
博客将与电子邮件同样重要

几个月前,我的个人博客服务器突然出现问题,难以登陆,页面打开后显示博客内容全部为锁定状态,这个时候我想,如果提供服务的博客网站提出收费要求,我会不会认同。答案是肯定的,我会用购买收费电子信箱的价格去购买博客的服务,再进一步说,即使博客服务比电子邮件再贵上几倍,我也会为之埋单。理由很简单:博客和电子邮件同样成为我网络生活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

BLOG普及速度加速“WEB2.0”时代的到来

电子信箱收费已被网民逐渐接受,虽然收费信箱提供的服务项目多是摆设,但还是在暗示着免费信箱终有结束的一天。从目前的情况看,专业的博客站点竞争十分激烈,新浪BLOG的开通也意味着门户网站也搅了进来——从不屑到跟进,门户显然认识到了博客这块市场的重要性,大型网站的参与,也必将加速以BLOG为代表的“WEB2.0”时代的到来。从两年前开始,我在多个网站注册过个人博客,目前使用最多的是博客网提供的BLOG,新浪BLOG开通前我受邀注册过内部测试版,到正式上线后,个人感觉新浪BLOG综合了各个博客站点的优势,从界面设计到网页打开速度,从稳定性到操作的简便性,都做得很好。新浪有庞大的人气,如果稍下力气推广的话,注册使用(试用)的网民将会以几何数字增长。

哪些人需要博客?

在我的收藏夹里收藏的多是这些人的博客:IT知名评论家、媒体从业者、有特色的群博客、写手、大量的普通网民的博客。从浏览量看,一些知名媒体的从业者和一些有个性的写手吸引了大量的阅读者。从博客内容看,叙述个人生活、工作状态包括情感状态的博客占了大多数,一些更能体现博客价值的博客受关注度不是太高。中国博客在政治、经济、社会等领域远没有国外博客那么活跃,而在这些领域内工作或研究的人的批量加入,才能促进更多的网民关注博客、使用博客,利用博客更直接地获得可能被封锁或遮蔽的信息。眼下,BLOG在中国,总体看只不过是个抒情的工具。

交流和展示的欲望将浇灌博客茁壮成长

网民会对即时通讯工具、电子邮件产生依赖性,同样也会对博客产生依赖感,后者看上去匪夷所思——缺少MSN、EMAIL,我们将无法工作,然后不写博客,似乎不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大的影响。但是,如果你去询问一个每天养成习惯的博客写作者,假如在几天内不在网上写日志,不去看网友的评论和留言,会是什么感受。他们的答案很可能是:无法忍受。于是,博客们在网上呼朋唤友,因为忍受不了网速的缓慢成群结队地大迁移,不约而同地抱怨博客站点的服务跟不上……

作为交流场所,BBS同样可以承载网民之间沟通的功能,但为什么博客们更乐意于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耕耘?在我看来,博客更能准确地传达写作者想要传达的信息或情绪,阅读者更能通过博客内容了解到写作者的真实情况,从而建立起更为直接的交流。如果愿意的话,研究一个人的博客很快就能分析出他的姓名、职业、年龄、工作单位、喜好、行踪等内容,而被围观和追捧的快感,更让写作者体验到了自己的价值,如果这价值是他在现实社会得不到的话,他会更加珍视,从而更加努力地写作,通过展示自我,建立在虚拟社会的人脉关系,并将其移植到现实社会为其所用。博客将扩大写作者的个性魅力和社交范围,是一个比名片更为生动、活泼的介绍信。

《博客生活》杂志简介

《博客生活》杂志由哈尔滨日报报业集团主管主办,是一本64页的全彩文摘杂志,也是国内第一本以杂志形式体现的纸质博客出版物。今年5月出版了试刊号,9月底,试刊号第三期出刊。10月份开始,将正式创刊,定价4元,每月15日出版,全国发行。

《博客生活》创刊给博客出版带来的思考

《博客生活》创刊后在业界引起了一定方向,国内各大门户及专业网站均在科技或IT频道进行了转载或报道——这份刊物更像一个专业杂志而非带有文学色彩的生活杂志,《南方都市报》、《新闻晚报》等传统媒体也进行了报道。《博客生活》的创刊也让关于博客出版的话题再一次被提起,今年年初,出版业内将2005定义为博客出版年,如今时间已过大半,预言中的博客出版热被未像人们预料的那样火热起来,市场以及读者对博客概念的陌生,使得博客出版物的卖相并不是太好。《博客生活》上市后同样遭到冷遇,在上海,由于零售终端的抵制,杂志甚至没有上摊就被打包退货,在北京,根本难觅踪影,而《博客生活》杂志的读者定位就是大中城市的白领、高收入人群的低端读物。即使在发行不力、市场遇冷的情况下,杂志在创刊后仍保持了3万册的销售量,杂志针对网民、针对博客的准确定位使得它的购买者多为熟悉网络、了解博客的读者,它的顺利面世使得我们认识到,在中国有一亿网民,数百万博客的背景下,博客出版市场有极大的潜力可挖,这块市场需要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共同推广。

《博客生活》是一本什么样的杂志

简单的说,《博客生活》是一本关注网络时代人们心灵生活的杂志,没有滥俗的哲理,没有刻意的励志,倡导自然、随意的阅读,让读者感受文字之美。尽管在大的读者圈子内,“博客”还是个陌生的概念,但相信在网民厌倦网络的浮躁之后,整个社会人在生活方式上反朴归真之后,读者会喜欢上我们为之奉上的清新读本。

出于对市场和读者的接受需要一个过程的考虑,《博客生活》在形式上更为靠近传统的文摘杂志,但是杂志内容的整体风格却是彻头彻尾的网络化阅读。网络的出现改变了人的阅读习惯和写作方式是不争的事实,《博客生活》是一本充分尊重网民阅读习惯的读物,文章的可读性决定了每一篇稿件的取舍,高雅和通俗得到了良好的融合,在伪时尚、伪精英、伪思考、伪哲理充斥文摘类杂志版面的时候,《博客生活》选择了轻松、有趣、真实。

这还是一本被淡淡的理想主义和怀旧色彩包围的杂志,在编辑过程中,编者尽力地去除了理想与怀旧中矫情的一部分,直面人性最淳朴的那部分,让文字通过感动而不是煽情的方式打动读者。更符合1970年代人的审美。

关于博客和《博客生活》杂志- -


博客将与电子邮件同样重要

几个月前,我的个人博客服务器突然出现问题,难以登陆,页面打开后显示博客内容全部为锁定状态,这个时候我想,如果提供服务的博客网站提出收费要求,我会不会认同。答案是肯定的,我会用购买收费电子信箱的价格去购买博客的服务,再进一步说,即使博客服务比电子邮件再贵上几倍,我也会为之埋单。理由很简单:博客和电子邮件同样成为我网络生活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

BLOG普及速度加速“WEB2.0”时代的到来

电子信箱收费已被网民逐渐接受,虽然收费信箱提供的服务项目多是摆设,但还是在暗示着免费信箱终有结束的一天。从目前的情况看,专业的博客站点竞争十分激烈,新浪BLOG的开通也意味着门户网站也搅了进来——从不屑到跟进,门户显然认识到了博客这块市场的重要性,大型网站的参与,也必将加速以BLOG为代表的“WEB2.0”时代的到来。从两年前开始,我在多个网站注册过个人博客,目前使用最多的是博客网提供的BLOG,新浪BLOG开通前我受邀注册过内部测试版,到正式上线后,个人感觉新浪BLOG综合了各个博客站点的优势,从界面设计到网页打开速度,从稳定性到操作的简便性,都做得很好。新浪有庞大的人气,如果稍下力气推广的话,注册使用(试用)的网民将会以几何数字增长。

哪些人需要博客?

在我的收藏夹里收藏的多是这些人的博客:IT知名评论家、媒体从业者、有特色的群博客、写手、大量的普通网民的博客。从浏览量看,一些知名媒体的从业者和一些有个性的写手吸引了大量的阅读者。从博客内容看,叙述个人生活、工作状态包括情感状态的博客占了大多数,一些更能体现博客价值的博客受关注度不是太高。中国博客在政治、经济、社会等领域远没有国外博客那么活跃,而在这些领域内工作或研究的人的批量加入,才能促进更多的网民关注博客、使用博客,利用博客更直接地获得可能被封锁或遮蔽的信息。眼下,BLOG在中国,总体看只不过是个抒情的工具。

交流和展示的欲望将浇灌博客茁壮成长

网民会对即时通讯工具、电子邮件产生依赖性,同样也会对博客产生依赖感,后者看上去匪夷所思——缺少MSN、EMAIL,我们将无法工作,然后不写博客,似乎不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大的影响。但是,如果你去询问一个每天养成习惯的博客写作者,假如在几天内不在网上写日志,不去看网友的评论和留言,会是什么感受。他们的答案很可能是:无法忍受。于是,博客们在网上呼朋唤友,因为忍受不了网速的缓慢成群结队地大迁移,不约而同地抱怨博客站点的服务跟不上……

作为交流场所,BBS同样可以承载网民之间沟通的功能,但为什么博客们更乐意于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耕耘?在我看来,博客更能准确地传达写作者想要传达的信息或情绪,阅读者更能通过博客内容了解到写作者的真实情况,从而建立起更为直接的交流。如果愿意的话,研究一个人的博客很快就能分析出他的姓名、职业、年龄、工作单位、喜好、行踪等内容,而被围观和追捧的快感,更让写作者体验到了自己的价值,如果这价值是他在现实社会得不到的话,他会更加珍视,从而更加努力地写作,通过展示自我,建立在虚拟社会的人脉关系,并将其移植到现实社会为其所用。博客将扩大写作者的个性魅力和社交范围,是一个比名片更为生动、活泼的介绍信。

《博客生活》杂志简介

《博客生活》杂志由哈尔滨日报报业集团主管主办,是一本64页的全彩文摘杂志,也是国内第一本以杂志形式体现的纸质博客出版物。今年5月出版了试刊号,9月底,试刊号第三期出刊。10月份开始,将正式创刊,定价4元,每月15日出版,全国发行。

《博客生活》创刊给博客出版带来的思考

《博客生活》创刊后在业界引起了一定方向,国内各大门户及专业网站均在科技或IT频道进行了转载或报道——这份刊物更像一个专业杂志而非带有文学色彩的生活杂志,《南方都市报》、《新闻晚报》等传统媒体也进行了报道。《博客生活》的创刊也让关于博客出版的话题再一次被提起,今年年初,出版业内将2005定义为博客出版年,如今时间已过大半,预言中的博客出版热被未像人们预料的那样火热起来,市场以及读者对博客概念的陌生,使得博客出版物的卖相并不是太好。《博客生活》上市后同样遭到冷遇,在上海,由于零售终端的抵制,杂志甚至没有上摊就被打包退货,在北京,根本难觅踪影,而《博客生活》杂志的读者定位就是大中城市的白领、高收入人群的低端读物。即使在发行不力、市场遇冷的情况下,杂志在创刊后仍保持了3万册的销售量,杂志针对网民、针对博客的准确定位使得它的购买者多为熟悉网络、了解博客的读者,它的顺利面世使得我们认识到,在中国有一亿网民,数百万博客的背景下,博客出版市场有极大的潜力可挖,这块市场需要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共同推广。

《博客生活》是一本什么样的杂志

简单的说,《博客生活》是一本关注网络时代人们心灵生活的杂志,没有滥俗的哲理,没有刻意的励志,倡导自然、随意的阅读,让读者感受文字之美。尽管在大的读者圈子内,“博客”还是个陌生的概念,但相信在网民厌倦网络的浮躁之后,整个社会人在生活方式上反朴归真之后,读者会喜欢上我们为之奉上的清新读本。

出于对市场和读者的接受需要一个过程的考虑,《博客生活》在形式上更为靠近传统的文摘杂志,但是杂志内容的整体风格却是彻头彻尾的网络化阅读。网络的出现改变了人的阅读习惯和写作方式是不争的事实,《博客生活》是一本充分尊重网民阅读习惯的读物,文章的可读性决定了每一篇稿件的取舍,高雅和通俗得到了良好的融合,在伪时尚、伪精英、伪思考、伪哲理充斥文摘类杂志版面的时候,《博客生活》选择了轻松、有趣、真实。

这还是一本被淡淡的理想主义和怀旧色彩包围的杂志,在编辑过程中,编者尽力地去除了理想与怀旧中矫情的一部分,直面人性最淳朴的那部分,让文字通过感动而不是煽情的方式打动读者。更符合1970年代人的审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