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听马来人讲英文

(2017-03-14 13:34:28)
标签:

马来西亚

日本

旅行

分类: 随笔

    两年前去北海道旅行,回国后,朋友问,对日本印象最深的是什么?我说,除了带着一点硫磺味的热“汤”之外,就是日本人讲的英文了。假若你不曾学过日文,一定猜不出来“比鲁”就是啤酒beer,“给他”是gate,“卡麦拉”是照相机camera。

    因此,很长一段时间,我都很笃定,日本人讲的英文,是最难听懂的。直到来了马来西亚,我才发现,马来人实在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到新山的第一天,我们去一家餐厅吃泰国菜。店面装修地很讲究,晕黄灯光,木制桌椅,窗台上置着盛开的小花。年轻的侍者一看就是马来人,深深的眼窝、皮肤黝黑,一袭黑衣,腰上还系着白色的围裙。他很客气地递过餐牌,我看了又看,随便叫了几道特色菜。

他接过去,指着其中一道,用英文问,这个煲要不要加“塞food”。我很奇怪,塞food?是泰国菜里一种很特殊的原料吗?于是问他:“What’s the 塞food?”他好像没明白我的意思,又重复一遍,“塞food”。

我们面面相觑,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办。他翻过餐牌,指着图片上的海鲜说:“塞food。”

天呐!我在心里惊叫,原来是seafood!是我的英文退步了吗?居然连seafood都听不出来?

几天后到吉隆坡,流连“双子塔”夜景,一直玩到深夜。从商场走出来,打算叫一辆计程车返回酒店。

在吉隆坡,景点、车站,以及大型商场外面,都会有排成一队的计程车,要先到一边买票,告诉工作人员目的地,小票打出来再上车。

我说,我要去艾美酒店,打票的马来人看了看地图,抬头对我说“撒腾”。

我一愣,感觉他说的应该是一个数字,于是问他:“Thirty or thirteen?”他很认真地说:“撒腾”。

我以很慢的语速又问:“Thirty or thirteen?”他同样很慢地告诉我,撒腾。

旁边一位同胞实在听不下去,悄悄对我说,他说的可能是30,马来人讲的英文语音语调都好奇怪,听不太懂。

我递过去一张50元钞票,心里想着,不管是thirty 还是 thirteen,反正都够了。那人终于忍不住笑起来,两只手分别做了“3”和“0”的手势。我对同胞笑道:“真厉害,果然被你猜中。”同胞苦笑一下说,听马来人讲英文,全靠猜的。

可是,在马来西来英文不是官方语言吗?为什么很多人讲的英语都听不太懂?

想起在马六甲遇到的一位计程车司机,老先生是第三代华人移民,中、英文讲得都很流利。他说,在马来西亚的人口比例中,马来人占到67%以上,华人第二名,占24%。因此,马来语应用范围更广阔些。华人来到马来西亚,会同时学习马来文和英文,可是马来人大多只坚守自己的语言,也没有觉得英文有多么重要。

这些年,马来西亚经济发展迅速,国民的教育水平也渐渐提升上来,很多马来人把自己的小孩送进华校,接受华人的传统教育。这些小孩也就同时具备了中文、英文、马来文三种语言。

老先生很骄傲地说,看吧,只是这么一件事,就能明白,为什么华人走遍世界各地,都是最棒的,因为我们肯吃苦、爱学习。

以后几天,对于问路这样的事,总是觉得有些为难,担心对方很热情地说了半天,我却只听懂一半。后来到中央车站,很想知道站台下面的捷运可不可以直通机场,左顾右盼,终于看到旁边角落里坐着一位穿制服的女生,头上还按马来人的风俗包了白色头巾。

我用英文把问题讲了个大概,还特别说明,要去的是国际机场。那女生站起身来,很认真地听,一双清澈的眼睛专注地望着我。末了,她用很标准的中国话对我说,那个捷运不到机场,下面的计程车站,可以买票。

我大吃一惊,一个马来人中文居然讲这么好!于是急忙道谢,还不忘狠狠夸奖一番。女孩羞红了脸,一直说不客气,不客气。

第二天一早,按她的指示去计程车站买票,售票的小哥很热情。因为离六点钟还差五分钟,他便好心提醒,五分钟后再买,会便宜好多。

我们用英文交谈起来。听说从吉隆坡到广州,我还要度过难熬的四个小时,他安慰道,四个小时不算太久,看看书、听听音乐,很快就过去了。又听说我很喜欢马来西亚,他很高兴,一直说希望我们不久的将来还会再来。

五分钟很快过去。他打出小票,目送我们上车。回头望向那个小小的窗口,他还立在那里微微地笑着。我望着窗外漆黑的夜色,厚厚的云层遮蔽了天空,似有一场好雨,忽然在想,这次的交谈不是很顺畅吗?我听懂了他,他也听懂了我,马来人讲的英文也不全都是怪怪的。

奔向机场的路上,果然大雨倾盆。开车的老先生一头银发,很抱歉地说,因为雨下得如此heavy,大概会比平常晚几分钟到达。我当然可以理解,雨天路滑,安全是第一位的。只是,即便如此,他还是礼貌地道歉,想到得到乘客的理解,却让我觉得很暖心。人与人之间,很多时候欠缺的是宽容和体谅,当你站在别人的立场上想一想,很多原本看似过不去的坎坷,也就迎刃而解了。

这个世界,很多相遇只有一面之缘,擦肩之后,生命再无交集。这些年,走过不少地方,看过形形色色的人,有时候会有朋友问,真正令你流连的是什么?我说,是人。世界再大、风景再美,少了人,美丽都折减了一半。当你在不断行走的过程中,看到那些可爱的、诚恳的、愿意一遍一遍用半熟的语言,甚至是手势为你指路、对你微笑的人,你会恍然,原来这就是旅行的意义。相机不过是心灵的批注、眼睛的旁白,行云流水间,万物映在眼底,真正能看懂这世界的,还是自己的心。

与马来西亚不过短短几天的相遇,回国后不久,沙巴就发生了沉船事件。很多原本有计划去游玩的朋友,都退却了。我在想,这世间风景无处不在,不见得一定要去那广阔海域外的小岛上,才能看到美。每一个记在心里的瞬间、刹那,都是永恒。既然风景于我如此明白,身在何处,又有什么不同?

 

 微信公众号:jyyx0714欢迎关注

    

 听马来人讲英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