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骑士

标签:
塞万提斯堂吉诃德勇敢斗士可爱 |
分类: 随笔 |
十二岁那年生日,父亲送我一套《堂吉诃德》。两本书沉甸甸地捧在手上,内心忽然有些异样。父亲知道我喜欢书,从小到大送我的礼物多半都是书,绘本、童话、连环画,我好像一直是一个长不大的孩子。这套由杨绛女士翻译的《堂吉诃德》,没有注音,白纸黑字仿佛一种仪式,我终于从童年步入少年,可以真真正正面对人生了。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西班牙成为欧洲强国。文学界出现了许多优异作品,骑士小说就是其中之一。但随着时代变迁,西班牙逐渐失去海上霸主地位,连年征战使统治者声望大不如前,于是他们勾结教会,通过骑士小说来巩固地位,宣传所谓的“骑士道光荣”论。
堂吉诃德原本是一位乡绅,读骑士小说上了瘾,终于有一天舍弃家财,立志做一名云游四海的骑士。他骑上瘦马、举着长矛,粗制滥造了一批武器,带着仆人桑丘,踏上征途。他有许多古怪念头,把风车看作巨人、羊群当做敌军、苦役犯是受害骑士、酒囊是巨人头……不分青红皂白,闹出许多荒唐可笑的事情。
故事幽默诙谐,堂吉诃德神经质的“勇敢精神”也令人目瞪口呆,忍不住会想,这世上真的有这样的人吗?可是细细体会,这个愈发令人看不起的骑士,其实也不是一无是处,他锄强扶弱,勇敢正义,可笑更可爱。
我想,能把故事写得这么有趣的人,生命里一定遍地阳光。可是在了解了作者塞万提斯的生平后,内心却一片悲凉。他的故事,随口讲几句都很不忍心。
塞万提斯出生于一个贫穷而动荡的家庭,只上过中学,二十三岁就去当了兵。在勒班陀战役中,他左手被打残。第二年,参加了西班牙东部沿海地区及希腊的纳瓦里诺战役。不久之后,又随军队到意大利,乘“太阳号”船赴西班牙途中,被非洲柏柏尔族人的三只海盗船俘虏,送到阿尔及尔,因交不出赎金,被海盗折磨了整整五年。
好容易回到故土,开始从事写作。家里实在太贫困了,他再次到军队工作。辗转于村落之间采购军需品,被诬告账目不清,身陷囹圄。出狱后回到马德里任税吏,又被人指控为私吞钱财,再次入狱。
你看,塞万提斯的生命里,好像除了海盗就是监狱。这种戏剧又充满悲剧的经历,足以推毁一个人生存的意志。一定会有人极具困惑地问,上天非要挑同一个人折磨,把所有苦难都加在他身上吗?
可是塞万提斯却不这么想,他很坦然,又很淡泊,对这无穷无尽的悲苦遭遇既不敬畏也不讥咒。他抽身走出,进入文字的世界。
《堂吉诃德》就是在这个时候开始创作的。塞万提斯将他做俘虏的经历,写进这个故事中,塑造出一个喜剧感十足、令整个世界破涕为笑的骑士。
这本书一出版就引起了轰动,一年内重印6次,还出现4种盗版。它被翻译成英文,迅速流传到美洲,人人都爱不释手。几年后,有人抢先出版了第二部。尽管这部冒牌之作破绽百出,难以卒读,但仍然借着《堂吉诃德》的声名大卖。塞万提斯怒不可遏,但又没什么办法,只好更加努力地赶写小说,终于在一年后出版了真正的《堂吉诃德》第二部。
人生常常处于两难中。不知道对于全世界的读者来说,那个叫作阿隆索·费尔南德斯·德·阿维亚内达的人,是应该感谢还是指责?他大概也是一个热爱《堂吉诃德》的人,为这部小说倾倒,希望骑士还有后来的故事。巨大的经济收益当然也是他出版这个赝品的原因,可是如果没有这段插曲,还会不会激发塞万提斯写作的欲望?堂吉诃德的故事能不能继续下去,我们都不得而知。
长期辛苦劳累,令塞万提斯心力交瘁。他感到自己在人间时日无多,忍受着肝水肿和肝硬化带来的巨大痛苦,用8个月时间写成了生命里最后一部小说。不久,溘然离世。
我一直觉得,《堂吉诃德》和百看不厌的电影《大话西游》很像,初看笑得满地找牙,又看就伴随着眼泪,最后再看,只剩下无尽的思考。
堂吉诃德是一个正义的斗士,他不屈不挠、勇敢无畏,厌恶黑暗的社会,企图通过自己的游侠行径振兴骑士道。而真正意义上的骑士道,早就被虚伪的道德所渗透演变,塞万提斯其实用幽默的笔调,创作了一个让人不得不笑又不得不哭的悲剧。
可是在我们当下社会里还有多少堂吉诃德?正义、勇敢、在遇到不公正不公平事件时义愤填膺地站出来,但又浮夸、盲目,常常出了好心、办了坏事,损人又不利己。更悲哀是,在这个市侩、麻木、金钱至上的世界里,连堂吉诃德的正义和勇敢也愈来愈少,大家关起门来过日子,各扫门前雪。
真正的骑士是什么?
马德里西班牙广场上,有好大一座塞万提斯雕像,雕像前面是骑着马、手举长矛的堂吉诃德,后面还跟着他的仆人桑丘。这个国家用这样的方式来纪念这位伟大的作家,我想更多的是因为,他是精神的骑士,驾驭自己的生命,走出了一条不寻常的道路。
1616年4月23日,是欧洲文学史上最黑暗的日子,塞万提斯和另一位伟大的戏剧大师莎士比亚,在同一天离世。学者余秋雨先生称这一天是“奇怪的日子”。他说,当时无论是英国的斯特拉特福,还是西班牙的马德里,都没有对他们的死亡有太大的惊讶。人类,要到很多年之后,才会感受到一种文化上的山崩地裂,但那已经是余震。真正的坍塌发生时,街市寻常,行人匆匆,风轻云淡,春意阑珊。
可是,大师的精神留了下来。四百多年来,无论是塞万提斯还是莎士比亚,一直活在人世间,像潺湲的流水,滋润着我们的心田。这已经是上天最丰腴的馈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