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上播了一段新闻,大意是说,某市在公园里举办了一次相亲大会,未婚的男男女女将自己的年龄、职业、收入等条件一一开列,贴在墙头供众人浏览,若有意便一通电话打过去,自报家门,约个时间见见面。
主持人是个“好事之人”,请了一对男女上台,先问女孩,你的择偶标准是什么?女孩有些羞怯,半天才说:“我的要求不高,我是研究生毕业,另一半怎么也要差不多吧,博士后就算了,博士还是必须的。”主持人转身又问男孩,你呢?男孩笑笑说:“我的要求也不高。我朋友多,常常聚会,另一半出得厅堂、入得厨房就可以,最好还有份稳定的工作,能养活自己。”
看到这里,我忍不住想说,哇!怪不得他们要靠这种方式寻觅人生的另一半,嘴上说“要求不高”,但茫茫人海中,找到符合他们要求的,还真不是件容易的事。
想起年少时,有一年家里装修,我去祖母家暂住了几天。那时候,正值盛夏,窗外蝉音聒噪,皎洁的月光洒落窗台,我和祖母躺在床上愉快地聊天。祖母摇着扇子,讲起许多年轻时的往事。她是旧式妇女,三寸金莲一走一摇。十九岁“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糊里糊涂嫁给了祖父,一过就是六十年。其间,也有过许多磨擦,年轻时心高气傲,难免争吵,但还是相濡以沫,一路走来。我问祖母,为什么当年她的父母会选了祖父?就算不是自由恋爱,结婚的对象,做父母的总也是慎重的。祖母说,那个时候大家对另一半的要求不高,男人觉得女人能生养、会做家务就足够,女人则认为男人不嫖不赌能养家,让一家老小过上温饱的日子便OK。门当户对的两个人,就算磕磕碰碰,也是能过一辈子的,哪象现在的年轻人,两句话说不好,就跑去离婚。
后来遇到一位朋友,总是在谈恋爱,又总是失恋。有一天,忍不住问她:“究竟你要找一个怎样的人呢?”朋友一脸无辜地说:“我要求一点也不高啊,有车有房有份稳定的工作,能养活得了我就可以啊!”我才恍然,为什么她寻觅多年,却一直找不到合适的人。她很注重物质生活,吃喝用度都要入得了她法眼,很多太大众的东西都是她不屑一顾的,所以,能养活得了她的男人,坦白说不是太多。而真正达到她“不高”要求的,恐怕也不会降低自己的要求来找她吧。
我试探地问:“会不会有一天,当你爱上了一个人,他既没房也没车,收入也远达不到养活你的地步,你也因为爱,愿意与他一起打拼,最终嫁给了他?”朋友笑笑说,决没有这种可能,她是一个理智的人,不会做那种不理智的事。我便不再多言,我想有些事,局外人无论多么清醒,当局者该糊涂还是一样糊涂。不能排除也许有一天,她会等来她的白马王子,但就当下的状况来说,现实远比想象的要残酷许多。她至今仍是单身,还在人海中不断寻觅便是最好的佐证。
旧时母亲喜好做媒人,常常听到一些到了适婚年纪却仍单身的男女,在问起他们择偶的条件时说,随便啊,我要求不高,是男人/女人,就可以了。但事实上,没有一个人是真的这样认为的。母亲常对我抱怨,这些人表里不一,嘴上说随便,若真的有合适的对象,又会再问,有房子吗?开什么车?月收入多少?各种各样的条件其实都早已在脑海中存储多时了。
很早就听说过一种说法:不幸的婚姻有很多种,幸福的婚姻却只有一种。相敬如宾、彼此支撑,固然是标准答案,但在我看来,还有一项附带,就是要求不高。现代人,女人自强自立,男人亦不再自高自大。步入围城的男女,自由恋爱、相互了解,早已不是旧社会那些在新婚之夜才第一次见面的夫妻,当然也不能够用过去的要求来寻找人生的另一半。但问题是,人要懂得自己的分量,你若做不到出类拔萃,又怎么能够要求别人优秀?
况且,现代人分工已没有旧时那般分明,男人养家糊口固然没错,但如今靠女人支撑的家庭也不在少数。很喜欢作家吴淡如写的一句话:“一个‘值得’爱的人,不可能和我们的要求相距太远,但爱上他之后,是不是可以不要要求太多,让爱喘口气。”若你是女人,既要求你的男人会赚钱、又体贴,还会做家务;若你是男人,希望你的女人既有人前的优雅大方,还要在回归家庭之后会洗衣做饭带孩子,必要的时候,再还要跑出去与你一起打拼,那么,就不要说你对对方要求不高。这些“要求”,会成为生活的重压,他疲惫不堪,你也不会好过多少。就好像飞鸟与鱼,彼此相爱,飞鸟要求鱼既会游泳又能去天空与它一起翱翔,而鱼却觉得,为什么飞鸟不迎合自己,来水里“飞”呢?许多经不起时间考验,渐渐走向没落的婚姻与爱情,其实都是因为要求太高。
真正做到“要求不高”,才更容易得到幸福。毕竟,日子是一天天过出来的。
微信公众号:jyyx0714欢迎关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