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为了谁

(2016-05-27 19:03:35)
标签:

婚姻

忍耐

孩子

伤害

分类: 随笔

    偶然看某卫视一档调解栏目,一对成家多年的夫妻在电视上宛若路人。太太泪流满面,细说八年来自己在婚姻中经历的苦痛。先生不负责任,有了外遇。将她们母女抛下,回老家购置了房产,堂而皇之与那女人同居,还在她偶然一次回乡的争执中一起打她。近二十年的婚姻生活,回忆起来,竟是一把辛酸泪,全然没有一点幸福可言,愈讲愈伤心。而坐在一边戴着墨镜的先生却很坦然,面对太太的哭泣,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子。

    旁听席上终于有位观众忍不住问她,为什么这段婚姻已将她伤得体无完肤,之前都一味忍耐,却不曾想过离婚。她说,因为她希望给女儿一个完整的家,不想让她在单亲家庭中长大。

    看到这里,我在想,这大概是大多数在婚姻中忍辱负重的女性,用来支撑自己意志、宁愿受辱也要坚守下去的理由吧。

    想起前些年经营小店时认识的一位阿姨,因为她女儿在我店里挑选嫁衣而相熟起来。女儿结婚后的第二天,她送来喜糖。不知前一日婚礼上发生了什么意想不到的事,阿姨第一次对我敞开心扉。原来她的婚姻并不幸福,先生二十多年来多次出轨,还有家暴倾向,一沾上酒精,便忘了自己是谁。发起酒疯来,有时候将家里的东西全摔个粉碎。即便如此,她还是打落牙齿和血吞。如今女儿结婚了,她已了无牵挂,昨夜辗转反侧不能成眠,终于决定离婚。

    我不解,便问她,为什么不在年轻的时候就选择放弃呢?如果一个男人由始至终都不懂得该如何疼爱和尊重他的女人,你又为何要一味迁就下去?如今大好青春已在岁月中磨了个精光,上了年纪一个人孤单单没人作伴,日子也不是那么好过。阿姨却流泪说,年轻时是为了孩子,没有爸爸的小孩,总是会受人轻视,就连找结婚的对象,也会因此而被低看的。

    那一天,收下阿姨的喜糖,我心里却没有丝毫喜悦。好像在那两包红彤彤裹着甜蜜的小盒里,也装着一个妈妈的悲哀和苦痛。我看着她的背影渐渐消失在夜色中,虽然不能武断地说这二十几年的隐忍没有必要,但却觉得,在人生的分岔路上,没有做出适时的选择,有时候是时间的关系,有时候却只在一念之间。

    中国人常常有这样的观念,西方社会却很少。因为在他们看来,人自出了娘胎,便是一个完整的个体,没有谁能够主宰的了谁。千年修得共枕眠,一场缘分,且行且珍惜固然没错,但若真的走不下去,勉强为之的婚姻,其实对小孩子的伤害更大。孩子最大的快乐,就是家庭和睦,这世上,没有什么比爸爸妈妈彼此相爱更能让他们感到幸福和满足的?与其因为担心伤害到孩子而捆绑在婚姻的枷锁中,不如直接告诉小孩,爸爸妈妈不再相爱了,决定分开,但这并不代表对他的爱会减少,他永远都是他们最爱的宝贝。

    我个人感觉,这样的处理方式会比较正面,也比较人性。况且,现在的小孩都极为敏感,貌合神离的爸爸妈妈,他们都看在眼里。与其让他每天处在夫妻双方的冷暴力中,不如学会坦然面对。

    后来那阿姨果真提出离婚,先生却怎么都不签字,但也不肯和外面的女人分手。阿姨搬去了女儿家,婚姻名存实亡。她女儿偶然一次与我相谈,私下里说,从小到大,看到妈妈被爸爸欺负,打得遍体鳞伤,躲进角落里嘤嘤哭泣,最希望的就是他们尽快离婚。可是妈妈总是在犹豫之后仍然愿意给他机会,她很心疼,也很无奈,毕竟要选择这样一条看不到希望的路,是妈妈自己的决定。

    我在想,假若那阿姨听到女儿这些肺腑之言,又作何感想呢?任何事都有正反两面,委屈求全,希望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庭,表面上看是因为爱,但没有了爱的婚姻,孩子是会在第一时间感受到的。

    那段调解的节目结束之前,主持人做了一个电话连线,当着那对夫妻和所有观众,问电话那端只有十六岁的女儿,对父母之间的过往与纠缠有什么看法。那个花季女孩却答非所问地说,长大后她是不会结婚的,因为在父母身上,让她看到婚姻的冷漠和懈怠,她觉得这样的人生没有丝毫意义。那个妈妈在听到这段话的时候,又一次泪奔,可能她从来都没有认真地想过,在婚姻里扮演了八年的悲苦角色,并没有真的像她想象地那样值得。女儿没有失去爸爸,却比生活在单亲家庭更加痛苦,爸爸对妈妈的不屑、妈妈对爸爸的一味纵容,责任的缺失,亲情的淡泊,让这个家庭无以为继,让这个女孩的人生路在十六岁的时候就蒙上了阴霾。

    婚姻始终是以爱为前提的,没有爱的婚姻不见得都要终结,却一定不会真的幸福。不必用谁为了谁这样的信念,当做给自己的理由。地球少了谁都一样转,太阳每天照常升起,一年四季也一样自如更迭,有些牺牲,看起来伟大,其实却远没有那么深邃的现实意义。有时候,人之所以不愿去尝试新的生活,只是因为自身的软弱。

 

 微信公众号:jyyx0714欢迎关注

 

为了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