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络上看到一篇小文,大意是说年少时时常腻在一起的朋友,很多在成长之后都变得疏离。每个人向着不同的人生轨迹狂奔而去,再也找不回旧时的单纯与美好。时光带走了青涩与无知,世界忽然变得很大很孤单,忍不住想问,朋友都去哪儿了?
忽然想起一位相交多年的朋友,学生时代的我们,也曾经一路相伴。高中毕业后,她去异乡念书,我一直留守岛城。那时候,通讯还不发达,网络也没有当下这般无孔不入。时常收到她的来信,传递着彼此的近况,一切安好便很心安。几年后,她学成归来,结婚生子,我们都步入人生另外一段崭新的旅程。但好景不长,她的婚姻因为另一半的劈腿很快终结,不久之后认识了一位同样离异的男人。
那男人条件不错,有一间属于自己的工厂,言谈中亦带着一种商人磨练以久的睿智和洞明。正当我们都以为朋友终于找到好的归宿,替她开心的时候,却意外听说,那男人已明确对她说过,他们之间不会有婚姻。后来他的前妻查出绝症,那男人也算有情有义,又回去照顾,出钱出力,鞍前马后。给了朋友一笔钱,盘下一间小店,也算对她有了个交待。
在我看来,故事到了这里就该终了,从此桥归桥路归路,各不相干。但朋友却陷入了更深的泥淖,那男人似乎也无意放手,表面上说只是朋友,却在工厂遇到任何疑难事宜的时候都一通电话打过来,朋友便坐着公车,跑去郊区为他善后。更让我不能理解的是,他们还时常结伴出行,利用工作之便到处旅行。那男人一直未与前妻复婚,但同一屋檐下,一家三口其乐融融,朋友虽算不上“小三”,感觉却总是怪怪的。我曾私下问过她,未来对婚姻是不是还心存渴望,答案是肯定的。于是我便更加疑惑,你还想结婚,他却笃定不会娶你,为什么还要和他绑在一起呢?以我对朋友二十年的了解,她不是那种向“钱”看的人,唯一的解释就是,她真的爱上了他,离不开他,只好做近乎情人与朋友之间的边缘人。
那时候,我常劝她,明知道是一条死路,就不要再浪费时间,这个世界不是只有那么一个好男人。况且,她与他如此纠缠,也会因此错过更多机会,假若我们的朋友圈里刚好有境遇相似的人想要介绍给你认识,你却与他不清不白,我们又怎能泰然处之?人与人的交往,缘分冥冥中早已注定,有缘无分,何必庸人自扰呢?她虽点头称是,却仍与他来往密切。我才渐渐明白,她其实是飞蛾扑火,已经身不由己。就好像中了巫婆的咒语,他不出现时尚能自持,熟悉的手机铃声一响,魂魄便被招唤了去。
后来朋友信了基督。基督教是很讲究礼教的,她亦虔诚地顶礼膜拜。我便问她,基督如何定位他们之间的关系,她笑笑说,是朋友。但说归说,春节她又随他去了南方,两个人的旅行看起来有滋有味。朋友常常抱怨,年少时父亲离世后,母亲对她疏于照顾,导致她后来的人生一路荆棘,我却想说,你抛下年幼的儿子与那人外出二人世界,离婚后获得抚养权却没带过几天孩子,相较当年那个不负责任的妈妈,又有什么分别呢?
于是,再不想多言。她并非不谙世事的孩童,当然有自己的处世哲学,既然选择了这样一条路,迷迷惘惘定要一路到底,谁也干涉不了。我曾经为她担忧,如此下去,终会撞个头破血流,落得晚景凄凉。但又隐隐地劝说自己,希望她还有胜算,毕竟人生悬念俱在,充满了无数未知的可能,也许上天自有安排。况且,成年人的世界,感情的事总也难说,当事人都还混混沌沌,我这一路纵观人生棋局的外人更该适可而止。之前没能做到观棋不语,是因为二十年的亲厚交情,年少时耳鬓厮磨,终日粘在一起聊天压马路,自然希望她如同灿烂的向日葵,经历婚姻失败的打击和人生的几重磨砺后一路向着阳光。但朋友就是朋友,剩下的唯有苍白祝福。
如今我们仍通电话,偶尔一众人小聚,吃吃喝喝聊些无关痛痒的话题。每个人都对她的事避而不提,她依旧一个人,常见微信上晒出旅行的照片,很多事似乎不言而喻。但有时候,想起她来,仍免不了一阵痛楚,旧时因为了解而畅所欲言,讲到慷慨激昂处免不了一番高谈阔论,如今亦是因为了解又收起关心,任少年时的记忆在彼此人生交汇过后的分岔路上慢慢风干。
朋友都去哪儿了?道不同,不相为谋。我想,这大概就是很多原本亲密无间的朋友,由熟悉到疏离的原因。
微信公众号:jyyx0714欢迎关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