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孙嘉言2007
孙嘉言2007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3,243
  • 关注人气:30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孤独也是美

(2016-03-26 19:41:59)
标签:

庄子

南华经

哲学

唐明皇

分类: 随笔

    前段时间写庄子,引起许多朋友的共鸣,我才发现,庄子的粉丝还真是大有人在。我一直觉得,庄子的哲学里面有一种孤独,所以才会好奇,《庄子》一书为什么又被称作《南华经》。后来才知道,这是唐明皇的“杰作”。

   《庄子》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子书”。中国古代大部分经书都与儒家道统有关,只有主流文化才有资格称为“经”。但到了唐代,唐玄宗特别喜欢《庄子》,于是尊为《南华经》,封庄子为南华真人。

    看到这里,忍不住想,庄子若地下有知,不知作何感想?唐明皇看重他,当他是“知己”,在外人看来是很荣耀的事,但庄子大概会跳起来说,你喜欢就喜欢好了,我就是我,谁要作什么南华真人!然后甩一甩衣袖,飘然远去了。但《庄子》的确是一种美学心境,他的哲学是很迷人的。

   《南华经》里,庄子有一段很有名的哲学辩证:“故绝圣弃知,大盗乃止;擿玉毁珠,小盗不起。焚符破玺,而民朴鄙;剖斗折衡,而民不争;殚残天下之圣法,而民始可与论议。擢乱六律,铄绝竽瑟,塞瞽旷之耳,而天下始人含其聪矣;灭文章,散五彩,胶离朱之目,而天下始人含其明矣;毁绝钩绳,而弃规矩,攦工倕之指,而天下始人含其巧矣。”

    这段极拗口的文字,读了很久才搞明白。庄子其实是说,一个社会没有圣贤智者的存在,就不会有大盗,没有珠宝财富,也就不会有小贼抢劫和偷盗。将斗和衡破坏掉,人们没了衡量之器,自然不会作弊。耳聪目明,欲望就会有很多,内心才会愈来愈不平静。把竽、瑟这些乐器统统毁掉,将能够明察秋毫的离朱的眼睛粘合,大家的眼睛才能亮起来,能工巧匠的手指折断,这个世界才会人人都有创造。

    这段话其实很难懂,读过之后,觉得庄子似乎有些偏激,但细细回味,又觉得哲学原本就是用偏激的方法引发我们思考的。庄子的意思是说,如果社会在每个领域都只鼓励几个精英,那么更多的人就会因此远离。

    现实中最典型的例子应该是国球乒乓球。很长一段时间,我们都雄霸天下,没人怀疑冠军会不会旁落。垄断的结果就是,这项运动在世界范围内的长远发展受到阻碍,所以国际乒联才会想出那么多办法来制约,中国队甚至提出“养狼计划”。庄子最关心的是自我完成,一个人如果不能够做好自己,对整个社会来说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把儒家价值系统全部废除,才能够谈及人性是什么。

    儒家一直强调,作人要往圣贤那个方向靠拢,但一个社会如果注重的是排行和比较,人们都为了某种目的而去迎合,就失去了自我寻找的机会,属于自己的风格就很难表现出来。而事实上,每个人都是不可取代的,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庄子认为,圣人倡导仁义来矫正恶行,大盗却连仁义也一起偷去。一旦有行为符合了仁义之名,就可以顶着圣贤的光环行恶了。历史上那些“大盗”用武力夺取了政权后,就用圣人的礼制法度做护身符,堂而皇之地称王称侯。

     “仁义”二字被视为儒家思想的标志,“道德”一词却是道家思想的精华。庄子的“道”,是效法自然的“道”,他主张顺从天道,摒弃人为。《礼记》中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庄子却提出“天下为私”。有个故事就是典型的庄子的智慧。

    有人丢了东西,很难过,朋友问他,是谁偷了?那人说,是我哥。朋友便说,你就想这个东西是你家里的,你的和你哥的有什么分别?后来那人又丢了东西,朋友问,谁偷了?他说,是邻居。朋友说,你就想这个东西是你们社区里的,你的和你邻居的有什么分别?没多久那人又丢了东西,这次是被别国的人偷去了。朋友说,你如果将这个东西看作是天下的,那么它在哪里你都不会失去它。

    初读这个故事,真的很惊讶。这样的理论好像有些掩耳盗铃、自欺欺人,但当读到最后一句“以天下为私,是以不失天下”时,却豁然开朗。庄子其实是说,你的胸怀如果像天下那么大,天下就是你的。有时候人是喜欢自寻烦恼的,明明没有那么严重的事,偏要钻牛角尖,将结果预设得那么糟,把人心想得那么叵测。当你用“天下为私”的淡泊心境去看待这世上的人与事,真正开示和救赎的恰恰就是自己。想开了,该放下的放下、该争取的尽力尝试,错过的不要恋恋不舍,握在手中的也不必洋洋自得。这世上最难得是“快乐”二字,心情的愉悦是靠自己去营造和发掘的。

    很喜欢《庄子》中“巧者劳而智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这句话。人之所以会忧愁烦恼,是因为太聪明、太敏感。其实人生最快乐的状态,就是吃饱喝足,像一只没有牵绊的小舟随波逐流,随遇而安。现实中大多数人都做不到如此豁达,但细细品味,可能少了对物质生活不断地追求,人活得更单纯一些,真的会比较快乐。庄子提醒我们,心灵上的自由和安适,比那些虚荣的欲念更值得珍惜。

    人在落寞失意的时候,大概很容易读懂《庄子》,现实世界里所有的繁华与寂寞,在庄子看来都是平等的。庄子的生命里,有一种孤独。几千年来,他的哲学一直不是正统文化,只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被推崇。中国传统哲学之间,其实是一种互补的关系。《庄子》不断提醒我们,如果你注定是秋天开放的菊花,就不要拼命与春天夏天盛开的花争艳。你有你的美丽和存在的价值,在所有花都开过之后,孤独地绽放就好。

    有时候,孤独也是一种美。

 

微信公众号:jyyx0714欢迎关注

 

孤独也是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