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京都古老的花街祗园,脑海中多半会浮现出烟花之地的虚荣与浮夸,男人嘴边袅袅升腾的烟雾和女人顾盼神飞的眼神,总是有些香艳,好像与色情脱不了干系。
从清水寺绯红的山门一路而下,午后的骄阳更加炙热。将游览清水寺安排在这个时间,其实有些小小的私心,因为从清水寺到京都最古老的街市不过咫尺之遥,穿过二宁坂、三宁坂蜿蜒狭长的小路,便是祗园。
提起祗园便会想到日本美艳的艺伎。与“相扑”、“人体盛”一样,艺伎也是日本特有的文化。但长期以来,人们似乎对艺伎有着一种“先天性”的误解,是“伎”而非“妓”。卖艺不卖身,是艺伎的行规。假若有人出卖肉体,也是一种个人行为,会受到其他艺伎的鄙视。艺伎实际上也是吸收自中国唐代时的“教坊”和“歌姬”,后经独立发展演变而成,最早出现于日本元禄年间(17世纪末)。开始并不是所有的伎者都是女性,也有俊秀的男性装扮,主要表演“三味线”。艺伎大多都是从小培养,十岁左右进入艺伎馆开始学习音乐、舞蹈、书法、茶艺、礼仪等女红功。因此,在京都欣赏艺伎的表演价格昂贵也不难理解。因为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在祗园的茶屋或酒馆里席地而坐,看艺伎盛装之后款款而来,举手投足其实欣赏的是日本的传统文化,况且艺伎的日常开销也很多,羊毛出在羊身上,商场上的游戏规则在这里同样适用。
出了八阪神社,祗园静静的街道一览无余。转角过后,便是日本最古老著名的花见小路。老旧的石板路上,小巷子迂回延伸,道路两旁的低矮建筑,细细方材建成的格子窗里都是茶屋、小酒馆,竹子编成的栅栏和门帘挡在门前,大门紧闭,屋内悄无声息,只有门廊下挂着的小草人迎风驻立。假若再晚到几天,正逢八月里的祗园祭,花车与巡游遍布街道,自是一番别样的风景。若又至黄昏,夕阳影影绰绰地洒落窗前,小木屋里灯火初上,橙红色的灯笼掩着流光漾漾的街道,暮色渐起,忽然一位盛装的艺伎钻了出来,撑一柄油纸伞,踩着细碎的步子一路远行,连背影都是那么靓丽袅娜。
电影《艺伎回忆录》的画面涌上眼底,章子怡饰演的小百合粉白的脸、高高的髻、踩高底木屐,缓缓走过垂樱绚烂的花见小路。酒酣的外国游客举着相机不住打亮闪光灯。小百合见惯这样的场面,抿唇微笑,停步低眉,徐徐转动人偶般精致的白面,照顾不同方位的拍客。
但电影上映后虽然风靡西方世界,在日本国内却被嗤之以鼻。1992年,《艺伎回忆录》的作者阿瑟·高顿对日本艺伎产生浓厚兴趣,决心写一本有关艺伎的书。几经周折,高顿在京都找到在当红时却毅然退出艺伎圈子的岩崎峰子。他在岩崎峰子家住了两周,对她进行全天候采访,录下有关峰子生平的录音资料长达100个小时。5年后,高顿因出版小说《艺伎回忆录》而红极一时。但书中因充斥着大量鄙俗情节而并未被日本人买账,小百合的原型岩崎峰子亦愤愤不平地表示:“我们圈子里绝对没有牺牲色相的事儿,艺伎馆可不是出卖肉体的藏污纳垢之处。”
对艺伎界来说,岩崎峰子最有发言权。20世纪六七十年代,她是京都最富有、最著名的艺伎。当年,包括英国女王、艾丁堡公爵以及查尔斯王子等国际政要都欣赏过她的表演,成为她的座上客。但她却在人生最鼎盛的时候激流涌退,洗尽铅华,卸下一身光环,嫁为人妇,如今在京都郊外过着平静的生活,膝下有一双儿女。她也因为对《艺伎回忆录》的不满而亲自写了一本真正的艺伎回忆录,告诉人们艺妓是日本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是女性自立的职业,而不是美国人误解的“娼妇”。
另一位日本著名的艺伎中村喜春,也有着传奇的一生。出生在东京银座一个上流社会家庭,其父是当地著名的医生。中村喜春15岁时不顾家庭反对投身艺伎行业。27岁隐退,嫁给了一名日本驻缅甸的外交官。当时日本尚未侵略缅甸,但婚后丈夫有了外遇,两人最终离婚。二战后,中村喜春重返艺伎界。后来移民美国,定居纽约。又受聘于普林斯顿大学,教授日本文化。
但不是每一个艺伎都有着如同她们一般的意志和品格。日本作家水上勉的作品《五号街夕雾楼》,就是根据故乡一位命运多舛的女孩作为原型改编而成的小说。为了减轻家庭的重担来到京都成为一名艺伎的夕子,却在繁华的都市中渐渐沦为娼妓,悲苦的命运始终萦绕着这个如花一般的女孩。小说后来搬上银幕,取得不俗的票房,扮演夕子的是当时的名星松坂庆子。人生是戏,花季女孩也终分不出哪一段演绎的是别人,哪一段扮装的是自己。
至小路深处,游人渐稀,布帘轻轻鼓满风,又紧贴着木制窗棂。窗前大朵大朵的花球开得正绚,干净小巧的酒馆墙头,被经年风露浸染作深黑的木质材料,孤独且寂寥。我望着迎面而过着和服的少女,一张脸清秀润和,虽没有艺伎的浓妆艳抹,却也是别有风韵。只是那和服看起来美艳,穿起来却不是一件易事。特别是腰带的打法,更是重中之重。最常见的是如同乐鼓一样的大鼓节,未婚女子打在背后,已婚的或娼妓则打在胸前。还有一种蝴蝶结的打法,是专门给年轻的没有结婚的人打的。电影中有一段画面是小百合特别找来了穿和服的师傅帮忙,我一直不解,这和服虽说麻烦,但也用不着另外花钱请人来穿吧。后来才知道,整身和服没有一粒扣子,全部由10条绳子捆绑而成。有的还要再背后放小布包,前腹放底板,最后腰部用一个宽大的腰带系紧。如此庞大的工程,当然少不了他人帮忙。而现在帮助穿和服也成了一门职业,需要考取执照,真是行行出状元。
黄昏又一次笼罩,不知不觉,已日渐西斜。时间已不允许再多做停留,只好牵起女儿的手向着远方的车站缓步而行。运气算不得好,终没能遇见盛装的艺伎,又算不得不好,因为京都一日满满的行程,走到当下,已疲惫不堪,心心念念的风景悉数而过,剩下的也必是日后一而再、再而三来日本京都的理由。
我在不断地行走中,渐渐了解这个别样的国度,日本也好、艺伎也罢,假如正面地看待他们的文化和处世哲学,便不会觉得异样。世界并不神秘,神秘的是隐藏在胸膛里的心。艺伎的人生,看起来华丽,镁光灯下总有许多人的赞美与保护,但内心深处却不见得一样完美。每一个煞白面目下都有一颗平常的心,一样是人,有爱、有恨、有欢喜、有伤悲。
人生不过是一条遍布各种选择与诱惑的旅程,故事未完成,我们都还行走在这条悲喜交织的路上。
微信公众号: jyyx0714欢迎关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