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纽约到首尔,十四个小时的长途飞行,我从遥远的大洋彼岸回到了东半球。凌晨四点钟,在仁川机场转机,免税店关着门,快餐厅门可罗雀,停机坪一架飞机也没有,黑漆漆的窗外,第一缕曙光正在慢慢涌动,整座候机大厅空荡荡的。
心里忽然一阵酸涩,半年前我带着女儿等在这里的画面与我眼前的静谧交替出现。女儿兴高采烈地在游乐场里玩,我却靠着座椅发呆,窗外停泊着一班即将起航的飞机,等待我的是一段未知的旅程。坐在旁边的菲律宾老伯不断地向我提问,我却不知该怎样回答,地球那端的美利坚究竟长什么样子,我又怎么可能知道?很想捂住耳朵,闭上眼睛,好好睡一觉。
故地重游,心情已是不同。再回想起半年前的忐忑不安,心里多了五味烦杂后的感伤,嘲笑自己当时的杞人忧天。但这就是旅行,经过了时间的沉淀和筛滤,变成脑海深处一段恒久的记忆,再回忆起来,连当时的忧虑都是美的。
这些年,爱上了旅行。断断续续到过几个国家和地区,看过许多惊艳又感动的风景。璀璨华丽的大都市,宁静质朴的乡村小镇,每一段旅程对我来说都是对生命更深刻的感悟,因为旅途中不经意遇见的人与事,就好像人生中遭逢的种种措手不及,欢喜与悲伤纵然贯穿其中,但这样的不确定性,少了按部就班,却多了几分悬念,旅行也变得更有意义。
我一直觉得旅行是空间的移动,在每座城市中穿行,出发与到达,欢聚和离别,从陌生到熟悉,又从熟悉到疏离,现代化的交通工具载着我在版图上不断奔忙。直到我提着大包小包的随身行李站在机场的活动履带上,我才发现,我没有动,这孜孜不倦工作着的履带深夜里却载着我一路向前。就好像从美国到韩国,时间在肆意穿越,我却平白丢了一天,离开纽约时是九月九日的凌晨,抵达韩国,时间已迈进了两天之后。半年前时光的“倒流”与当下的“快进”,都不按我的意愿进行,只好听凭它的安排,随遇而安。
我才忽然懂得,旅行也好,人生也好,其实是时间的移动,我们在岁月中无声地来与去,留下些许存在的痕迹,心甘情愿却也无从选择。
很喜欢张曼娟一本叫做《时间的旅人》的书,书中收录了她在不断旅行中收获的点点滴滴。上海的裁衣匠、日月潭的单车族、被遗弃在童年夹层中的布娃娃,还有马告千年的神木……她笔下的每一段旅程,细细品味都蕴涵着生命的深遂和甜美。轻轻地合上书页,闭上眼,一个孤单却不寂寞的背影常常撞击着我的心灵。既然无论怎样都要行走在人生的路上,不如就像她一样,步履轻盈一点,心态平和一些,悠然走向熟悉或陌生的远方,对未来的想像美好多于阴暗,你会拥有一份愉快走下去的心情。
“我们都是时间的旅人,在每一个人生阶段旅行,在每一片回忆的风景里努力修补自己。”我们,一直在路上。
微信公众号:jyyx0714欢迎关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