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法拉盛的美味菜馆

(2014-12-05 08:25:03)
标签:

美食

川菜

台菜

上海小笼包

新世界

分类: 随笔

   到美国后的第二天,气温骤降。凛冽的北风呼啸而过,纽约又一次坠入了冰点。从皇后图书馆走出来,好吃的朋友说,找一间川菜馆暖暖身子吧。于是,我们去了位于罗斯福大街上的“川霸王”。

午后的“川霸王”似乎有些冷清,不算大的店面里,稀稀落落的几个人,对面墙的屏幕上,播着TVB的电视剧。还没过饭点就是这般景象,我想,生意恐怕不尽如人意。看起来像是香港人的老板走了过来,递给我们两份菜单,朋友却连看也没看就说:“先来一份重庆香水鱼。”没多久,一股浓郁的麻辣味道扑面而来,新鲜出炉的香水鱼已静静地置于眼前了。不知为何,一向对川菜不那么感冒的我,口水却蓦地涌了上来。一筷子下去,更是让我惊讶地瞪大眼睛。鱼肉鲜美嫩滑,火辣的味道之后,似乎还残留着余香,我立刻下了定论,这是我吃过的最美味的香水鱼。朋友告诉我,别看这间小小的店面,隐藏在法拉盛这么不起眼的地方,老板却自信是纽约第一火锅。不但物美价廉,许多人慕名而来,就连外卖也做得很好,或许这就叫做“酒香不怕巷子深”吧。

离住处不远的“北港台菜馆”,也是我们常常光顾的地方。也许是根深蒂固的“台湾情结”,第一次路过那间小店,一眼望见墙壁上硕大的台湾地图,就唤起了去年夏天我行走台湾的美好记忆。推开玻璃门,窄窄的店面,有些老旧的装潢,本并不抱什么太大的希望,没想到,一看到熟悉的蚵仔煎,那股浓郁的台湾味道就慢慢地散发了出来。笑脸相迎的店员、悦耳动听的台式国语,还有主厨林师傅不断变化的菜色,我好像不是置身于法拉盛的缅街,而是与母亲、女儿坐在日月潭边上小小的餐厅里大快朵颐。最著名的“佛跳墙”和“红蟳米糕”竟要花费四小时以上慢工细火的烹制,难怪朋友说,这间小店的顾客,很多都是开车从长岛或是曼哈顿赶来,只为尝一尝真正的台湾风味。更多的台湾人,来得久了,都与老板成了朋友,见面打个热情的招呼,临走又有些恋恋不舍。在这里,他们吃出了故乡的味道。

王子街上的上海南翔小笼包应该算是法拉盛最受欢迎的中餐馆之一了。第一次去那里就餐,就被吓了一跳,整座餐厅不但满员,外面还排起了长长的队伍。推开店门,空气里飘散着一股“很中国”的香味,小巧的蟹黄小笼包,汤汁饱满,味道鲜美。不知怎的竟想起了小时候和父亲去上海的种种记忆,那时候父亲还年轻,带着年幼的我一路南下,玩遍了江南。到了城隍庙,我却被门口的小笼包馋得直流口水。此时,身处异国他乡,回忆带着些许辛酸,眼眶忍不住潮湿了起来。只是,仍免不了感叹这里的与众不同,开放式的厨房,一眼就望见了忙碌的厨师。来自四面八方的人,汇集在这样一间小小的店里,老外用起筷子,竟不输给任何一个华人。

朋友生产的前一天,在医院例行检查后,想到未来几天不能饱食,她便邀我一同去吃了缅街上的“上海小馆”。一口气点了满桌子的菜,连点餐的店员都目瞪口呆。只是,最令人难忘的,居然是生煎包。忍不住评头论足一番,似乎比上海南翔的更有特色。

而离地铁站不远的“新世界”负一层,则汇集了形形色色的甜点小吃,纯正的麻辣香锅、筋道的兰州拉面、浓香的肉加膜,还有嫩滑的云南米线。在这里,自助服务,不用付小费,转一圈,便吃便了整个中国。

法拉盛是华人的聚集区,有中国人的地方就少不了美味。导演李安常常和太太一起拎着菜篮去华人超市买菜,而作家刘墉也曾经在作品中写道,他们动不动从长岛开车跑来法拉盛,只为尝一尝美味的中餐。由此可见,美食的力量是多么强大,多么具有吸引力。我自认为不是一个好吃的人,与两个“吃货”待得久了,竟也有些不能自已。有点遗憾,在美国,还有太多的美味没有机会一一品尝,纽约最大的美食节也因为路途有些遥远而没能亲历,这样的念想让我更多了几分期待,期待下一次更加美丽的相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